八年夭折兩次,多次換主管部門
9月21日,記者來到趵突泉東門,看到了之前設置在這里的公共自行車。從生銹的鏈條和布滿塵土的車座可以推斷,這些公共自行車利用率不是很高。
據了解,2008年國內公共自行車起步,當年濟南便開始籌劃,但是沒有成功推出,反倒是讓來濟南學習經驗的杭州成為全國首個建成運營城市。
“沒有部門重視此事,找不到自行車的停放點,致使一再與這個項目失之交臂。”山東省政協常委鄧相超說,公共自行車項目必須“一把手”推動才能辦成。鄧相超近年來一直呼吁濟南推廣公共自行車系統,他稱,早在2007年一浙江商人打算投資3000萬元把該項目做起來,但最終還是沒了下文。
從2013年4月開始,天下第一泉景區設立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共有自行車100輛,只供持景區門票的游客使用。因為只能供游客借用,以及程序繁瑣,不是很受歡迎。
“據我了解,濟南公共自行車項目原來歸交通局管理,后來被劃歸到了停車辦。”濟南市一熟悉公共自行車項目的人士稱,公共自行車項目倒是不錯,不過沒有哪個部門敢接。
困于站點選擇和車輛來源,目前尚無進展
“公共自行車的核心問題就是土地資源問題,也就是站點選擇,比如在大商場外面設立租車點,這些大商場愿意嗎?其次是自行車來源問題,到底從哪里買自行車?”上述業內人士稱。
雖然經過了兩次夭折,2015年濟南公共自行車租賃又開始逐步推廣,4月30日,濟南市中區公務自行車首次上路試運行,在首發一周后即迎來500多人排隊等卡。今年7月份,章丘市3000輛公共自行車正式投入運行使用。使用四小時以內免費,目前相當受歡迎。“市中和章丘畢竟地方比較小,對于整個濟南市公共自行車推廣借鑒意義不是很大。”鄧相超說。
今年濟南市公共自行車會不會落地?9月21日,記者聯系濟南市規劃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有關公共自行車的工作,他們與濟南市停車辦相互配合,詳細工作還要咨詢停車辦。
2015年濟南市停車辦對外發布的消息是,濟南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將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前期進行了較長時間調研,已有了初步方案,但沒最終敲定。對于該項目何時落地,沒有準確的時間節點,大多數事項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