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5年,濟南無車日再設限行區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濟南9月16日-22日將以泉城路為中心“試水”慢生活街區,限制機動車,鼓勵綠色環保出行,無車日終于不再“略過”。2007年濟南市推行首個“無車日”活動,但從2011年開始,每年的“無車日”除了交警倡議就再無其他活動。但目前濟南市已有機動車160多萬輛,連續四季度進入全國擁堵十大城市,今年這“無車日”活動可以說是生生被“堵”回來的。在機動車連續瘋長所帶來的擁堵和污染已經不能通過給機動車更多空間來消除,也是時候來反思并改變治堵和出行思維方式了。記者張金菊
前三個無車日設限行區 2011年至去年變“低調”
無車日對很多市民來說,還有些陌生。實際上,從2006年底開始,當時的建設部全國設市城市發出開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倡議,在每年9月16日-22日舉辦此項活動,并將每年的9月22日定為無車日。
2007年的9月22日,濟南發起首個公交周和無車日活動。首個無車日,濟南劃定東至南門大街、黑虎泉西路、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路,北至泉城路(泉城路禁行一切機動車輛,完全作為步行街),南至濼源大街,這一區域無車區。2008年的無車日封閉泉城路,2009年無車日則封閉了歷山東路(和平路至解放路)。
但從2011年開始,無車日就不再劃定無車限行區,改為由多部門聯合發倡議放棄私家車出行,多選擇步行、自行車或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不過當年有市委、市政府帶頭放棄小汽車出行,改為步行、自行車、公交車出行也曾引發市民的熱議。
但到了2012、2013這兩年的無車日,只是發出了倡議書,也沒有繼續設定限行路段。而到了2014年也僅有交警部門發出倡議書,由于去年9月22日正是周一,按照濟南市的出行情況,周一是一周當中最為擁堵的時間。當天幾乎成了近年來最堵的無車日。
由于并沒有限行區域的劃分或大范圍的活動,從2012年開始,無車日雖然有媒體關注,但在市民中卻難引起很大的反響。尤其是在去年,在無車日當天的采訪中,很多市民還不知道無車日究竟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