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滲透骨髓

  1日,在山東劇院明府芙蓉館,李濤的一身打扮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散著的飄逸長發、花白的胡須、黑色短袖馬褂,再配上寬松黑褲、圓口布鞋—— —完全是世外高人、仙風道骨的范兒。

  “我是土生土長的老濟南,平時就是這么穿。”李濤笑了,他身材高大,雖然已經52歲了,但體型一點沒走樣,走起路來精神煥發,豪爽霸氣。

  在偌大的濟南,50多歲的中年男士多數已經大腹便便、身材走樣。穿著打扮上要么是西裝革履,要么是休閑居家運動服。“像我這么穿的人很少。”李濤坦言,他信奉道教,夏天穿馬褂,有黑白兩色,長袖和短袖之分,冬天則穿厚的棉大褂。他還給記者展示了一件深綠色的長袍,右大襟式,麻質的。

  “衣服都是找南方的廠家專門定做的,傳統服裝好處是穿起來很隨意舒服。”說著,他高高盤起了雙腿,“你看隨時都能鍛煉”。

  “有時候我開著車,后面出租車、公交車師傅就追過來看我,還沖著我豎起大拇指,他們看得起勁,連信號燈都忘了。”這樣一身打扮,走在路上,李濤贏得了超高的回頭率。不過,他已經習慣了,談起來也是風淡云輕。

  在芙蓉館辦公室內,擺放著李濤收集的各式老家具和老物件,老式銅洗手盆、雕花的洗手架、屏風、紅木座椅、臺燈。“我是個傳統文化滲透到骨子里的人。”李濤強調。

  曾經很紳士天天穿西裝

  雖然時尚無關年齡,但是“潮大爺”身上的強大“氣場”,卻是歷經歲月洗禮磨礪出來的。“從1992年到2002年,我在俄羅斯做服裝生意。”李濤說,他是濟南第一批做服裝生意的,對衣服的敏感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1992年,看到對外貿易的巨大利潤,李濤坐上國際列車準備去匈牙利。“一條領帶,廣東進貨不超過5塊錢,但是到了匈牙利賣10個美金。”不過,后來匈牙利沒去成,他留在了莫斯科,而且呆了十年之久。

  李濤給記者展示了他年輕時的照片,清爽的短發,高大英俊帥氣,有周潤發的感覺。而這十年商海沉浮,他經歷了海外淘金變成有錢人,也經歷了盧布貶值一無所有,還遭遇過打劫等生命危險。

  2002年,懷揣著海外打拼掙下的上百萬美元,李濤回到濟南,在泉城路開了家英國服飾專賣店。“那時候我的打扮和現在可截然不同,非常紳士,西裝革履,一天一套西裝。”李濤說,他穿西裝很講究,襯衫、領帶、皮帶、皮鞋、手表等都要搭配好,頭發也需要打理。“其實很多人并不會穿西裝,穿不好是對西裝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