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琢磨研究成品
“畢業的時候本來家里給安排在銀行系統工作,我對這種坐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工作一點也沒興趣,后來想了想還是自己創業吧。”楊亞運說。在他畢業的時候原本家里給他安排了別人眼中的好工作,但這不是他的理想,于是考慮再三,他選擇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路子。
“我是在國際創意網站上發現了創意折紙書,是一個美國的設計師用書折疊出創意的文字字符。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想著自己也折一個用來追求我的女朋友。”楊亞運說。他的創業夢想竟因在大學二年級追女朋友用的創意開始的。在翻遍所有網站、書籍等信息后,楊亞運并沒有找到任何的教程與方法,他決定自己去研究制作。
“折紙書看著比較簡單,折起來還真挺難的。”楊亞運說。無論是上課、宿舍休息還是走在校園的路上,楊亞運手上都會拿著一本厚厚的書,但這本書不是學習的而是他的研究樣本。他每天都一個樣子就是抱著書折紙,三個月的時間,他用十幾本書反反復復折疊,一本“LOVE”字符的折紙書終于成形了。“因為在折疊的時候每一個的角度都不一樣,大一點小一點折出來都會很難看,必須精確到毫米才行。每頁紙都拿尺子量,有時候一張紙反復折七八次。”楊亞運說。
擁有自主專利的創意
成功折疊出自己研究成果后,楊亞運又折出來不少本書。在同學的建議下他想到了在網絡上銷售自己的折紙書賺取生活費用。“我記得特別清楚,第一單生意是上海的顧客,我花了兩天的時間做出來的。后來慢慢地一個月有近60單生意。”楊亞運說。
楊亞運在研究創意折紙書時,每張紙的折疊方式及距離都記載下來,后來他自己還整理出一套折紙公式。畢業時,楊亞運決定自主創業,把創意折紙書發展為自己的產業。他把想法告訴了父親,但家人是持中立態度的,因為父親是做傳統塑料行業的,根本就沒接觸過禮品行業,又是這種大家沒見過的東西。但是楊亞運卻堅信這個會有市場。
2013年楊亞運從學校畢業,只身拿著七萬塊錢去了濟南選擇創業。“想想當時是挺苦的,每天早晨起來灌上大桶水就騎著自行車出去跑印刷廠一跑就是一天,濟南天氣又熱又悶,中暑頭疼是很正常的事。最關鍵的是好多印刷廠看到我們小孩拿著一個那么奇怪的東西來談業務,感覺很不屑。”楊亞運說,剛開始他帶著團隊跑印刷廠,一天下來跑六七個一個都沒有愿意接受的。
“我們去時拿的都是畫好的手稿,需要印刷廠設計模板出來,因為大家都沒接觸過這種東西,不知道怎么設計模板,也就沒有接受我們的了。”楊亞運說,2013年整個夏天楊亞運和他的團隊跑了濟南80多家印刷廠,終于有家印刷廠說可以做出來模板,他也終于擁有自主專利的創意折紙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