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8月23日訊(記者 馬寶濤)8月22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揭曉,其中山東省共有21個縣上榜,僅次于江蘇省26個,排名全國第二位。德州齊河縣在去年第96位的基礎上前移9位至87位,在上榜的山東省全國百強縣中進位最多。
22日發布的第十五屆全國百強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省數量最多共26個,其次依次為山東21個、浙江18個、遼寧7個、福建6個。山東省21個(位次)分別為:龍口(10)、即墨(15)、滕州(17)、膠州(19)、榮成(20)、壽光(24)、諸城(27)、鄒城(31)、鄒平(32)、萊州(33)、招遠(34)、廣饒(44)、章丘(46)、平度(53)、肥城(59)、萊西(62)、新泰(64)、高密(66)、青州(67)、齊河(87)、蓬萊(99)。
今年上榜的百強縣中,有6位縣委書記被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分別為江蘇常熟市、浙江諸暨市、江蘇海門市、湖南寧鄉縣、福建石獅市、山東齊河縣。
齊河縣通過扎實的黨建基層基礎工作,推進了全縣經濟建設和民生事業的發展。同時,齊河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機遇,精準推進重大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建設,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邁進。齊河是全國唯一的一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城,中國新興產業裝備制造城,建立了中關村海淀園齊河科技城。齊河縣也是我省經濟欠發達地區唯一上榜的全國百強縣,創造了一二三產齊頭并進、質效雙優,又好又快發展的齊河速度,為欠發達地區快速崛起闖出了一條路子。
郡縣治,天下安。2015年是縣域經濟發展新常態機制建設推動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持續呈現的經濟下行壓力,山東省堅定不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積極推進“一圈一帶”戰略實施,全力打好穩增長調結構主動仗,全省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建設和黨的建設得到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據悉,全國百強縣是堅持“利用公開數據、反映客觀事實、建立可比坐標”的原則,并依據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的“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縣域科學發展評價體系”,從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和縣域科學發展兩個方面評價的結果,在全國縣域經濟強縣中“強中選強、優中選優”。在第十五屆全國百強縣評價中,有兩個突出特征:一是百強縣加強縣域科學發展。不僅加快提高縣域相對富裕程度和縣域相對綠色指數,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環境保護和縣市主要領導廉政工作中也沒有出現重大事故,是百強縣縣域科學發展評價以來的第一次。二是新常態下,百強縣的三個特征性板塊發生變化:“遼寧現象”板塊淡化,發展速度下滑,百強縣數量減少;“蘇北速度”板塊分化,內部相對速度和質量出現較大差異,發展格局進一步調整;“中三角崛起”板塊強化,保持并增強了中三角百強縣在全國百強縣中較快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