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信的孫女一家翻看張執信的戰友為其地下黨身份所寫的“證明信”。張執信的孫女一家翻看張執信的戰友為其地下黨身份所寫的“證明信”。

  6月25日上午,郭新中獨自悶在辦公室里,作為德州當地頗有聲名的抗戰研究者,他在加緊整理即將出版的德州抗戰系列著作。

  屋外綿綿交織的細雨,就像郭新中此刻糾結的心緒。幾分鐘前,他剛接到本報記者的電話,“在仙人橋村找到張執信的后人了……”

  在從各種文獻檔案中認識了張執信后,郭新中在過去幾年里,曾試圖找尋張執信的后人,想他們明示當年的隱情。但是,與這段歷史有關的部門,要么不知道張家后人,要么以為“后人都去東北闖關東了”,這讓做文史研究的老郭一度斷了念想。

  僅在德州市志中,有關于張執信的簡短記載:

  “1943年10月,中共德州敵占區工委派魏國光打入鐵路機務段,做鐵路工人的工作;派苗光升以拾大糞為掩護,活動在豆腐巷、石家園一帶,做大糞工、車夫、裝卸工的工作;派張佃俊、張志海、鮑玉順以拉黃包車為掩護,做城內居民的工作;派焦英打入德縣中學,做師生、婦女的工作;派張執信以偽軍司務長身份,做日偽上層人物和敵軍的工作,敵占區工委獲悉偽德縣縣長王朝磊親督12個偽軍中隊下鄉搶糧,他迅速將情報傳給德縣縣大隊,粉碎了敵人的搶糧計劃,受到渤海區黨委的表彰?!?/p>

  郭新中告訴本報記者,在這些人中,只有張執信被指派去日偽軍內部臥底。而他之所以特別留意到張執信這個名字,源于一次查閱當地公安部門的敵偽檔案時的偶得。

  “在文件中,張執信被確認為烈士?!惫轮姓f,他至今保留著當時抄錄的檔案信息,老郭的記錄中這樣寫到:“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1986) 16號文件精神,中共德州地委組織部、德州地區公安處發出德公國安字(1987)第63號文件,確認張執信為革命烈士?!?/p>

  讓郭新中意想不到的是,這次追認烈士其實是平反,張執信一直在隱蔽戰線上進行地下抗日活動,在德州解放前,他被誤認為漢奸遭殺害,其真實身份也自此湮滅。

  德州市陵城區仙人橋村,距離德州市區約12公里。6月25日,本報記者在村里尋訪到了張執信的大兒子張振浩。81歲的張振浩獨居在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幾乎失去聽力,聽人講話,需要盯著說話人的口型,一半靠琢磨,一半靠猜。

  當“張執信”三個字蹦進耳朵時,老人先是一愣,渾濁的雙眼頓時顯出幾分警覺?!澳鞘俏腋赣H,你們有什么事?”老人盯著記者詢問,手里還握著飯勺,卻忘了自己正要做飯。

  張執信的孫女一家翻看張執信的戰友為其地下黨身份所寫的“證明信”。

  在德州,日軍最早踐踏的齊魯大地上,當年群眾如此描述“偽軍”:“二鬼子,原本就是土匪,鬼子一來,就跟著鬼子欺負老百姓?!笔裁丛虼偈箯垐绦帕x無反顧地去潛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