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當(dāng)然少不了自行車,很多騎友入行第一道門檻,就是選擇一輛合適的自行車。至于怎么才算合適,里面學(xué)問大了。不過記者首先要提醒的是,不是價格越高就越合適。目前濟南市面上最貴的自行車價值十多萬元,但這還不是最貴的。記者了解到,濟南曾售出過一輛海外訂購的自行車,價值20萬元!這個價格都能買上一輛中級轎車了。

  【動輒三五千,上萬很平常】

  【十萬二十萬的車子都有】

  說起自行車,中國人可是有著深刻的印象,從“二八”到“二六”,從“鳳凰”到“永久”。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一輛上檔次的自行車,能頂上如今一輛B級家轎。

  不過如今說起自行車,上面這些都是老黃歷了。隨著騎行運動的流行,騎自行車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出行方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時尚與健康的象征,因此自行車的身價也陡然飆升。

  “千元左右的基本是學(xué)生車,有基本的變速功能,外形也比較時尚。兩三千元的,基本是入門級的騎行車,變速器功能多一些,剎車、減震更好。五千元以上才能算做專業(yè)車,一般碳纖維車身的騎行車基本都在五千元以上。好一點的專業(yè)騎行車,基本都是萬元左右。”這是騎行圈里一位騎行愛好者告訴記者的一個不成文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

  在采訪中,幾乎每家自行車專賣店都有價格過萬的自行車,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花上萬元買輛自行車,還是得使勁掂量掂量的。對于一些不是騎行愛好者的人來說,他們想不明白的問題是,花一萬多買輛自行車,還不如買輛摩托車呢!

  其實,這還不算是貴的。

  在普利街的某品牌車行,據(jù)銷售人員介紹,他們店里曾經(jīng)賣出過一臺售價高達(dá)20萬元的自行車。

  在一個普通的下午,有一位顧客帶著自己的妹妹進(jìn)店挑選車子,點名就要買店里最貴的自行車。銷售人員說,店里最貴的是一輛價值約10萬元的公路自行車。而這輛天價自行車竟被買主“嫌棄”,并表示自己騎過來的車子就有13萬,想要給妹妹選輛價格更高的。最終這位買主訂購了一臺價值約20萬的純進(jìn)口自行車。   

  據(jù)車行的銷售人員介紹,車子的價格主要是跟套件的等級有關(guān)。在專業(yè)的自行車比賽中,價格過萬的車子并不罕見。賣到20萬的這輛就是一輛比賽級的自行車。這輛車子的最高時速能達(dá)到70-80邁。車子的車架、變速器、剎車、前叉等所有配件都是用碳纖維材料制作的。碳纖維材料的科技含量較高,自然價格要比其他材料貴出一截。單單一條輪子上的鏈條售價就要400元錢,而且在國內(nèi)沒有這樣的配件,一旦需要維修必須從國外進(jìn)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