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張宏偉(右三)首次以臨沂市委副書記身份在當地調研(圖片來自臨沂市政府官網)今年5月19日,張宏偉(右三)首次以臨沂市委副書記身份在當地調研(圖片來自臨沂市政府官網)

  原標題:山東17市專職副書記即將完成補缺

  昨日,中共濟南市委機關報披露,據省委組織部發布的任前公示,田慶盈擬任萊蕪市委副書記。目前,田慶盈的職務為濟南市歷下區委書記。今年以來,我省對各市專職市委副書記進行多次調整。按照慣例,此次任前公示意味著我省目前各市專職副書記的“補缺”工作已經完成。本報記者梳理此次調整發現,進行調整的7個地級市中,除生于1956年的兩位外,其他五位前任專職副書記,目前均以市長(代市長)身份履新。

  數據顯示,專職副書記的晉升渠道多為地級市市長。

  是何職務?源自地方黨委“一正二副”模式

  作為地方黨委管理層級簡化的一項重大舉措,“專職副書記”一說始自2004年。

  這一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明確要求減少地方黨委副書記職數,實行常委分工負責,充分發揮集體領導作用。

  這一決定的出臺與各級地方黨委副書記職數嚴重超標有直接聯系。1985年,中央曾對地方黨委副書記職數作出過明確規定。

  據當年出臺的《關于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若干具體問題的暫行規定》規定,省級一般3到5人,省轄市一般2到4人,縣級一般2到3人。但這一規定執行上漸漸走形。各級黨委副書記職數普遍在4到6人左右,嚴重超出1986年的相關規定規定的職數,并且各自分工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黨內需要遵循書記、副書記、常委的等級慣例。數名副書記不但分管黨委各部門工作,還分管政府工作。常委負責的工作之上,還有分管副書記。這勢必造成了多頭領導、重復分工、職能重疊等問題。

  前述《決定》出臺后兩年,即2006年,在集中換屆契機下,減少地方黨委副書記職數的“一正兩副”模式推行,2007年逐漸成型。

  按照中央“減少領導職數”的要求,除了個別少數民族地區以外,全國絕大多數地方黨委均建立了“一正兩副”的領導班子架構。除書記外,一名副書記兼任省(市、縣)長,另一名即為專職副書記。這項改革實現了地方黨委的常委分工負責制,簡化了管理層級,避免了分工重疊。專職副書記也正是由此而來。

  不過,專職副書記的職責定位一直處于比較模糊的狀態。

  中央文件僅籠統規定:“協助書記處理日常事務,受書記委托負責其他工作。”至于哪些“日常事務”以及哪些“其他工作”應由專職副書記來負責,并無具體規定。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一項調查顯示,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委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近年來,各地在專職副書記分工上進行了多種嘗試。“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最近幾年,省委專職副書記在分工上出現了更為多元、更豐富的‘兼職化’、‘實權化’傾向。政法委書記、黨校校長,行政學院院長、黨委秘書長、重要地市的市委書記等職位是副書記的主要兼職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