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 讓愛情穿越生死考驗

  長夜的淚滴只留給自己,羸弱的肩頭撐起一個家繼續的希望,她是家里的主心骨、頂梁柱。2004年4月,王玉峰突發腦溢血病倒時,夫妻倆都只有37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當時,13歲的女兒彤彤正在上初中,王玉峰年邁的父母身體都不好,家庭頂梁柱猝然倒下,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陳蘭芳身上。她既要照顧昏迷不醒的王玉峰,又要照顧、安撫孩子和老人,疲憊和壓力讓她喘不過氣。

  “即使是在那段最難熬的日子,姐姐也從來沒有在任何人面前掉過一滴眼淚,她只把淚水留給自己。”回憶起過去,陳蘭芳的妹妹陳曉眼睛有些濕潤。王玉峰在重癥監護室昏迷不醒的43天里,陳蘭芳回家換洗衣服時會關緊房門大哭一場,哭完了擦干眼淚,依然微笑著給放學回家的女兒做好飯,然后輕松地出現在丈夫的病榻前。2006年冬天,王玉峰在醫院住院,陳蘭芳回家給暖氣試水放氣。由于暖氣閥很高,陳蘭芳夠不到,好不容易踩著凳子夠到了,又擰不動。她找來大鉗子,一不小心夾得手起了血泡,人也從凳子上摔了下來。摔疼了的陳蘭芳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可哭完了,她依舊拿起鉗子、踩上凳子,自己摸索著完成了暖氣放氣。

  說起自己的嫂子,王玉峰的妹妹王愛蓮心存感激:“如果沒有嫂子的堅強,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11年來,陳蘭芳絲毫不放松對彤彤的教育,讓她用陽光、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2010年,彤彤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石油大學,并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被保送研究生。陳蘭芳還努力寬慰、照顧家里的老人,雖然家里經濟拮據,但每逢過年過節她都要用自己省吃儉用擠出的錢給婆婆買衣服、禮物。一家人在陳蘭芳充滿愛的操持中患難與共、樂觀生活。

  十一年來,是什么支持著陳蘭芳盡心盡力地照顧病重的丈夫?陳蘭芳給出的答案就是:“愛”。

  陳蘭芳說,照顧丈夫的時候,自己常常想到兩人以前的故事。王玉峰對妻子的喜好了如指掌,下班后常常去集市買些妻子愛吃的東西帶回家。王玉峰的親戚、朋友都不太相信這個粗獷的山東大漢對妻子竟有這么細心的一面,還特意向陳蘭芳求證。

  回憶起以前的事情,陳蘭芳笑的甜蜜,她說就連現在,雖然王玉峰還沒有恢復語言功能,左半邊身體癱瘓,但是他用自己獨創的手語每天關心著陳蘭芳的冷暖:“我老公對我真的很好,什么事都為我著想,在他面前我就像個孩子。”

  警嫂陳蘭芳的故事,不斷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但是,她對接踵而至的鮮花卻看得淡然。在陳蘭芳空間日記里有一篇題為《承受》的文章,她在里面寫道:“可能是年齡大了,無法再承受過多的事,無法再承受熱鬧的生活。對我來說,我所做的一切被報道與否,我都是我……因為,沒有人能理解,沒有人能明白,老公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他已經長在了我的心里,已經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這是我對愛的感悟。”

  陳蘭芳說,自己曾跟丈夫約定了要一起去黃山旅游,丈夫還曾經許諾要在結婚十五周年時送自己一條項鏈作為紀念,盡管這些承諾都已經超時,但,自己會一直等下去,不管那是一年、五年或是再一個十年……(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