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9點多鐘,在管事的催促下,新郎可以上車啟程了。這時,新郎手捧鮮花在其母親的陪同下,來到天地堂前,雙雙跪下為天地磕頭。祈求上蒼保佑全家,大婚大吉大利。之后,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新郎以及大媒、必要跟車人員一同上車,按順序先后緩緩開動。為確保行進車隊一路順暢,管事還特意安排兩名知己鄉親或同事隨車前往照管,保證一路萬無一失。
錄像人員盡職盡責、跑前跑后一路跟隨抓拍著精彩鏡頭。
回頭再看家里,街門頂上的“門頭糕”已經放了上去。早已安排的婚禮主持(俗稱:上拜),正在熟悉著上拜名單,還有一部分人按分工開始忙活,管事已經開始安排酒席,(娘家女席、男席、司機席、道喜席等等);接喜禮的人員已經按部就班,大廚們最忙活,有的在大鍋熬著菜,有的抓緊置辦著酒席,還有的大煙小氣地炸著什么。緊接著,男方道喜的親戚們也陸續來到,屋里屋外、院里院外,到處都是歡歡喜喜的人群。房頂上揚聲器不間斷播放的《朝陽溝》選段以及喜慶歌曲動聽而洪亮,著實也引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們。
跟隨迎親車隊一同前往的鞭炮燃放人員,在到達新娘家不遠處后,點燃喜炮已告知新娘家眷,婚車已到抓緊準備,而后,迎親人員一同走進新娘家中,新娘全家及親朋好友合影留念……
在農村結婚,新娘下車(以前俗稱:下轎),幾點鐘下車最好,一般都是讓人看了的,為的是圖個吉利。下車的吉時大都在11點鐘左右。迎親車隊在隨車主管的統籌和安排之下,新娘及所有送親人員全都蹬車順利回返。路途中,栓有桃枝弓箭的婚車在途經十字路口時,少時停留將其取下扔掉即可。【桃木辟邪。弓箭上栓一肉塊象征誘餌,只要有妖魔鬼怪來犯,可用此箭滅之。】
大約10點多鐘,車隊按時返回。待車停穩之后,又一陣清脆的鞭炮聲響起,喚出了家里的親朋好友,這時,新娘的家人紛紛下車,在管事的引領下,先后被請到指定的酒席位置,負責招待的鄉親開始張羅,沏茶水、端瓜子、讓香煙一通緊忙活。
與娘家同來的還有一架食盒(俗稱:隨叫飯)。負責接喜禮的人員以及提前安排的折食盒人員趕忙迎上前去。【娘家的這架食盒,同樣分四層,由下至上:一層:特別小巧玲瓏的餃子。餃子數量的多少是按女方的年歲而定的,如女方28歲,那么餃子就是28個;二層:面食6條魚、一個蓮花;三層:蒸熟的大米2碗,一雙用五色線纏繞的紅筷子或兩桶現成的方便面;四層:也是最上面的一層,帖子、新衣服;也有壓存折的。】
娘家食盒回帖:(豎式書寫)。內容:母命廚師潔制粗飯一桌 奉申。
娘家送飯(綜合)貼:(豎式書寫,由右至左)。第一列:謹具微儀 喜衣成件 奉申,帖子中間上方:列式寫:奩敬,最后列式寫:×門×氏拜,帖子中間的位置由右至左列式書寫上送親的名諱,要按輩分大小以此類推即可。輩分高的,應在其名諱的下方寫上:萬福或正容等。
新娘在下車之前,有的已經將紅地毯由婚車一直鋪到新房跟前;還有的在新娘下車后新娘一邊走,前面有兩位還未結婚的小姑娘為新娘倒氈,新娘一邊走一邊倒,至倒到新房為止。(這里提到的僅僅是以往曾經見過的場面,什么事情全靠講到提前,如果雙方達成了協議,那么一切也都變得很合情、很合理、很順暢)。
這時,兩位婦女手拿著用紅線纏繞的一綹谷草秸,各自站在婚車的一邊,來回疾走著將自己手中的谷草秸倒換給對方,連續倒換三遍后,新娘便可以下車了。按照習慣該倒氈的倒氈、該直接踏氈而過的就踏氈而過【當下更是新事新辦,新娘下車直接由新郎攔腰抱著進入新房】。
新娘到了家,只是還未上拜,一些好鬧的人們開始琢磨為新郎、新公公和新婆婆臉上抹黑。他們手里拿著的不只是什么黑顏色,小心翼翼地捏在手里,到處尋覓著抹黑的對象;有的干脆從主家手里要來10元錢買來白線手套和黑色鞋油,直接將鞋油涂在手心,只要一有機會,上前就是一臉黑。好家伙,這鞋油摸到臉上,洗都難,更何況一旦摸到嘴里,那種滋味辣乎乎別提多難受了,筆者就曾親自品嘗過被鞋油光顧的感受和滋味。這是鄉俗,是喜事,也沒人去怪腦,都是你追我趕,笑聲不斷,可以這么說,只要有兒子的結婚,在農村就沒法子,這種場面是總也免不掉的。
上拜的吉時已到。管事在院子里吆喝著,緊接著房頂上的揚聲器停止了放音,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跟著響了起來,炮聲過后,新娘步出新房,在兩位伴娘的陪伴下,來到天地堂前駐足,依照上拜名單先天地、后爹娘的先后順序依次叩拜……
上拜完畢后,婆婆從拜錢里抽出220元錢,對半兒分開遞到新娘手上,爾后,新娘被送如洞房。
此時所有酒席已經開席上菜,分工招待的人們快步于廚房與坐席之間【以前,結婚招待娘家的酒席上要設陪客,現如今已省去了陪客,男方待客,只要將煙酒茶飯供給到就可以了】。酒菜標準一般為4葷4素,外加雞、魚和兩道熱菜工12道。
在此期間,席中娘家主事之人將來客人數告知大媒,大媒再次將此情況通報主家,而后,主家按來客人頭將紅包遞交于娘家主事手上,主事再將紅包分發給坐席的各位。【紅包之內現金多少不等,壓轎的和送飯的錢數不同,薄禮厚意】。
在酒菜上至第一道熱菜之后,新郎的父母在管事或特意安排要職人員的陪同和引領下,前去為各個酒席的客人敬酒;隨后,新郎也在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專程來到娘家女席敬酒。敬酒禮節過后,新娘的主事之人要向男方家婚禮管事提議“謝廚子”。【謝廚子:男方主家向娘家主事提供一條香煙,由他們親自來到伙房將香煙親自交與廚子們,以表達感謝之情】。
待一系列大事小情和多而復雜的禮數過后,時間幾乎也已經到了下午的1點多鐘,廚房內爐火正旺,滿滿的大鍋肉菜熱氣騰騰,已經熬得。酒席開始上飯。錄像師將每時每刻的熱鬧場面都一一記錄下來,待日后刻錄成蝶呈現觀眾,別有一番情趣和喜悅在心頭。
說話間,坐席的親戚們已經酒足飯飽離席走出客廳,個個面目紅潤,神采飛揚,有的高興地握住管事及親家的手,道謝不知……
送走了新娘的家人及親戚們。接下來就是到了忙了大半天的鄉親們開始坐席了,一樣的酒、一樣的菜、一樣的純真、一樣的忠厚。鄉親們熱熱鬧鬧圍席而坐,高興地吃著、盡情地喝著、歡情地笑著……
這是一樁婚姻成就的過程,多少個白天、多少個夜晚,為圓滿成就這樁婚姻,身為父母又是何等的嘔心瀝血,同時又有多少熱心的鄉親們忙前忙后,管事、大廚等方方面面的人們都為之付出了很多,這些好些人所做的一切,難倒還不值得后輩們去尊敬和永遠銘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