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各地有各地的習慣和風俗,從古到今,無論從城市到農村,只有結婚時的那種喜慶和熱鬧是亙古不變的。雖然人們身處的環境有所差異,熱鬧的程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但祥和的氣氛以及洋溢在人們臉上的那份純真與喜悅,使人很感慨,也很難用只言片語來表達得了的。
【以下記錄的便是筆者農村老家男女結婚時前前后后的過程,環環扣扣、一步一步、同樣能透露出村里人的那份憨厚、樸實,對孩子們成婚這件大喜事的熾熱情感,緊張而忙碌中流露出的不是疲憊而是那種難以言表的喜悅心情!
在農村,如果男女在訂婚時都請占卜先生推算過的,那么大都在選定定親吉日的時候,連同何年何月何日結婚,結婚時入住那間屋、坐北朝南還是坐西朝東等,結婚時相克的三個屬相是什么?到底是虎馬狗還是豬羊兔,等等也都一塊兒推算出來了。(據說:這三個相克的屬相一般是按女方的生辰八字、多大年齡、占幾月結婚而定出的,相克的時間段只是在結婚的當天,新娘下車時的三五分鐘,與屬相相克的人此刻背離一會兒便可。有些迷信色彩,不過,這僅僅是老輩人遺留下來的說辭而已。)這樣一來,男女就可以將結婚的日子以及一些其他事情如:結婚當天女方送親大概要來多少人?還有一些眼前能夠想到的事情,擇機告訴女方家里。彼此溝通好了以后,如果結婚的時間離當下日期較近,那么男方應盡快聯系結婚車輛,因為在農村,無論誰家結婚,找車是件大事,尤其平民百姓,很少認識外面的人,還要到處去求人找車就顯得更難。只要找到了十幾二十幾輛車子,剩下的一系列事情都可以推至臨近跟前再一件件的去落實。
結婚之前余下的時間,就是裝修和粉刷新房、購買和添置結婚用的家具,還有新郎攜新娘選購早已商議過的一些結婚用品……
農村結婚辦喜事,同城里不同。老輩人留下來的瑣碎事情較多,要按部就班,一件件、一項項地去辦,雖然有些做法是什么禮節,當下的人們都還說不清楚,但是,即便如此,缺少了那一個環節,家里的長輩就覺得不完整、不圓滿,因此必須照此辦理。
大村子幾道街,幾乎每道街都有管事和廚子。在村子里,管事和廚子都有其幫忙做事的區域和范圍,原則上住在那道街、那一片,就在那一片幫忙做事。除非有特殊情況才走街跨片去幫忙。因為在農村,大凡結婚習慣在冬季的較多,但只要通過占卜先生確定良辰吉日的也就那么幾個好日子,加之村子一大,一個好晌結婚的很可能就有好幾家,因此,他們就會被其他結婚的人家請了去,這樣一來,還得另想辦法,這么看來,較早一點給管事和廚子打聲招呼是對的,待婚期臨近后再擇機提前宴請,這才是做到萬無一失。
結婚用車的事情在結婚前整一個月的時候,打電話再次確定一下,之后通知家里的親戚們結婚的準確日子。親戚中有年長者,要抽出時間帶些禮品親自登門相告,以示尊敬。
一轉眼的功夫,離結婚的日子越來越近,準新郎和新娘也到了該去拍攝婚紗照了。過不了幾天,照片出來了也就到了結婚的良辰吉日了,時機又好又喜慶。
待結婚臨近10天的時候,男方家里要置辦一桌豐盛的招待酒席,將以前曾打過招呼的管事和大廚,分別一一請到家里,共同商議結婚之時的大事小情,例如:各種食料購置、用量多少,都要仰仗管事和大廚提前做出計劃、拉出清單。有了計劃,并按照已拉出的購物清單,派專人提前將能夠久放的材料先行購回,如:煙、酒、糖、茶、油、鹽、醬、醋、蔥、姜、蒜。對不能久放的如:肉蛋類、時令蔬菜等,可以放緩至結婚前一兩天辦理。除此以外,還需要提前購回的一些婚禮場上用得著的如:拉花、噴花、胸花、寫對聯用的紅標、金粉、吊花、彩旗等等。需要特別記住的是:聯系好婚禮的錄像人員和婚車裝飾以及接送新娘化妝的車輛。在結婚前一個星期的時候,主家要親自將孩子結婚的準確日子逐一登門告知相鄰相親及親朋好友……
結婚前兩天的時候,自家人零星開始到家里主動找事忙活,象道路及院內院外的清理整治、打掃衛生等,以前在這個時候,就在家里開始找地方壘爐灶、備煤生火,歸置可用劈柴以作備用。
結婚頭一天,家里開始安放音響,響器大都安放在自家房頂之上,開始不間斷地播放喜慶樂曲、歌曲、《朝陽溝》選段等。
這是最關鍵的一天,當辦、要辦、急辦的事情非常多。前來道賀的相鄰鄉親陸續多了起來,管事和大廚們已經到位,該招呼的開始招呼,該切的切、該炸的都要炸出來,整個院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廚房用具和食料,大紅對聯及各種帖子聯子、喜字等都要在中午之前書寫完畢。
管事結合大約就餐人數,招呼年輕人將對外租賃的全套桌子凳子、廚房用具、酒具及全套鍋灶等全部拉回,之后,自家婦女不用分說便主動上前進行刷洗整理。
午飯剛過,主家結合管事安排“看道兒”人員做好準備,出行時間一般就在下午的2:30---4:00之間,(看道兒的目的:一是主要將已規劃好的迎親路徑提前再走一遍,查看有無難走和突來的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解決;二是婚姻大事在即,到了女方家里,再次征求意見,以達到有問題及早溝通,將一些問題盡可能地解決于結婚之前,確保結婚當天一切順順利利。)“看道兒”人員組成:男方家的領親、管事代表、以及燃放鞭炮人員。
看道兒人員走后,家里開始提前張貼大紅喜字和對聯,大門外的彩旗有的在上午已經掛好。鮮艷的吊花布置在新房之內,兩條紅標一條橫幅紅標懸掛于天地之正上方的樑頭底下;第二條橫幅紅標張貼于大門之外一側的墻壁上。其內容大致是:恭賀×××先生令郎×××新婚志喜、恭祝×××先生、×××女士喜結良緣、永遠幸福!等,有的在家里張貼的還要復雜。待一切張貼布置妥當再回頭看來,十分祥和的吉慶氣氛,一下子凸顯了出來。大概一個半小時的功夫,看道兒的人員也很高興地返回家中,個個臉上紅撲撲的,看樣子在女方的家里還喝了幾杯,順利及滿意的程度溢于言表。
天黑之前,大廚精制酒菜一桌,擺設于新房之內,設立帳桌,有兩名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禮單登記,并接納前來道賀人員,家里其他人員陪同迎送來客。以此同時,管事仔細安排著大婚之日的人員分工名單,再用小楷毛筆書寫在一張紅標之上,大約晚上9點多鐘,道賀的人員也已基本到齊,房頂上整整唱了一整天的音響,也該休息了,關掉了音響之后,霎時清靜許多,這是也該考慮書寫“賀喜名單”了,將禮單上的所有來客鄭重地書寫在一張大紅標上!胺止っ麊巍焙汀百R喜名單”在第二天的一早張貼于大門里的墻壁上,以供所有來賓觀看。
第二天清晨(結婚當日),男方家先行安排一輛專車接送新娘到以前指定好的地方進行化妝,然后,再將新娘送回娘家。幾乎同時還要安排兩名年輕人驅車沿著已經規劃好的娶親路徑細細走一遍,一路之上,逢橋、遇墳、遇井和十字路口等都要下車過去,用石塊或磚頭在這些位置上壓上“粉紅紙”,以表示鎮邪氣、圖吉利、納吉祥。
早飯一般為8點開飯。之前,幾乎所有結婚的車輛陸續到齊,有管事按人頭為就餐的鄉親們發煙,每人一盒。飯后,管事再指定專人為每輛的轎車司機發煙,每車一條,檔次按當地風俗而定。
管事安排負責送食盒(俗稱:抬食盒)的人員,做好先行一步走的準備,【食盒分四層:由下至上,最下面的一層為:一斤袋‘10袋糖’、2袋鹽;二層為:袋裝的20斤大米2袋;三層為:大箱方便面一箱,去箱皮小袋盛滿;四層也是最上面的一層為:帶骨肉約10斤、禮金660元!孔ⅲ阂郧笆澈刑У萌庖痊F在多好幾十斤,后來,經過能人同親家商量了,肉可以適量少抬一些,剩下的幾十斤肉就用現款補缺了。這樣一來,不但抬著輕,而且也避免一時肉多不好放置而壞掉。
整個車隊有一名經驗豐富的主事人員負責安排順序;為所有車輛粘貼車號、扎紅紗,別紅花的是幾位新郎的好友;裝飾新娘、新郎的婚車人員已經開始布置,錄像人員早晨隨車隊到家后一步步、點點滴滴錄制拍攝著里里外外的各個環節和場面。院內天地堂前,已經擺放好了上香叩拜的一系列供品和物品,圣子上貼上了紅喜字,在圣子上面還栓有一塊“照妖鏡”。供桌上面一個紅色的香爐,用成糧食的方小斗代替,里面放滿了紅彤彤的高粱,一整株的紅色檀香點燃后放入香爐之內,冒出縷縷青煙,整個院落溢滿了檀香的香氣。供桌的正前方,已經鋪好磕頭用的紅色褥子。跟隨迎親車隊的相關人員,將家里已備好的桃木弓箭栓在車的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