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8月7日訊(記者 張榕博 實習生 吳霞)每隔一周,山東省因旱災造成的損失就接近億元。7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截至8月7日,我省因旱災經濟損失已達到39億元,農作物絕收面積占全國旱災損失的近十分之一。雖然近期部分地區降雨緩解旱情,但仍有19.5萬人飲水需求困難。
記者了解到,從7月24日濰坊、煙臺、臨沂等地出現旱情以來,截至8月7日,我省干旱受災地區已從5市21個縣(市、區)增加到8市29個縣(市、區),受災人數也達到最多576萬人。其中,目前我省仍有24.2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19.5萬人;2.8萬頭(只)大牲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565.5千公頃,其中絕收73.9千公頃,占全國十三個省份農作物絕收面積613.8千公頃的近十分之一,災情損失僅次于河南,而從7月24日至8月7日,平均一周我省因旱災損失就接近億元,目前已直接經濟損失38.8億元。
我省噸糧縣之一的濟寧兗州區小孟鎮農技站站長王冠英告訴記者,由于夏糧豐收,農戶都增加了秋糧種植投入,因此目前受到干旱影響也較大。據省民政廳介紹,6月下旬以來,山東全省平均降雨量46.5毫米,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三低值,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減產。目前,省民政廳派出工作組赴濰坊、臨沂等地核查災情,協助開展救災工作。另據了解,由于南四湖水位持續下降,周邊生態環境出現危機,國家防總決定通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從長江向南四湖實施生態應急調水,水量為0.8億立方米,歷時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