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記者 向青 周舒曼 重慶商報訊 上月24日,家住九龍坡區巴國城附近的鞠女士到所住樓棟一美容店進行“淋巴排毒”,但做完后她雙臂腋下卻長出膿包,至今未好。目前,當地工商部門和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
“淋巴排毒”后腋長膿包
32歲的鞠女士家住巴國城紅獅大道某小區,今年4月,她所住樓棟的3樓開了一家美容店。鞠女士介紹,她先后辦理了洗臉卡、腸胃調理卡,其中花1680元辦理的腸胃調理卡能做10次,店方還額外贈送她5次淋巴排毒項目。
7月24日,鞠女士到美容店第一次嘗試了“淋巴排毒”,店員拿出一盒中藥味的黑色膏體物質,在微波爐加熱2分鐘后,取出一部分敷到她兩側腋下,并用保鮮膜包住,敷了近70分鐘。“過程中我覺得腋下針扎似的疼,取下三四個小時后,腋下都還發燙。”鞠女士說,當晚,她兩側腋下開始發癢,并長出多個紅色痘痘。第二天找到美容店,店員只是告訴她有些過敏,并給了她一小瓶祛痘原液擦。
鞠女士回家擦拭,沒幾天痘痘越長越大,腋下也開始疼痛,到后來甚至手臂痛得無法動彈。
美容產品竟無成分說明
8月1日,鞠女士找到美容店要求查看“淋巴排毒”所用產品,發現該產品用保鮮盒裝著,蓋子上僅貼著一個“繽蔓”品牌的標志,盒子四周無產品使用說明、成分說明等。
“我要求美容店拿出產品資料,但她們拿不出來。”鞠女士說,雖然對方提出退還1680元辦卡費,并賠償她1000元,以后在該店洗臉免費,但鞠女士并不認同。
工商查證美容店無執照
鞠女士說,美容店后來提出帶她到九龍坡區某醫院檢查治療,但她認為應該去更好的醫院查看,并且她的情況開始好轉,檢查一事目前未達成一致。
記者了解到,本月4日,鞠女士將此事反映給九龍坡區食藥監局、石橋鋪工商所,相關工作人員也前去進行了調查。
重慶市工商局高新區分局工作人員介紹,當日工作人員去這家名為“真妍美業”的美容店檢查時,該店不能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明,屬違規經營。“我們當時下令店方整改,需完善手續后才能繼續經營。”據介紹,至昨日,該美容店還未辦理相關手續。
九龍坡區食藥監局食品藥品監督三科孫科長介紹,工作人員前去檢查時,美容店沒有對所用化妝品進行索票、索證登記,無法追根溯源,這一行為也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工作人員已對美容店提出警告,責令其整改。
“美容店后來提供了相關生產企業及產品的資料,我們正在進行核實。”孫科長說,因為對方所提資料顯示企業所在地是廣州白云區,工作人員已發函給當地食藥監局,希望能核實企業合法性及產品的真偽。此外,九龍坡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已將產品抽樣送市食藥監局檢測所檢驗。孫科長建議,鞠女士和美容店最好協商選擇一家醫療機構查出患病原因。
記者暗訪
美容店仍在攬客
昨日中午,記者佯裝臉上長痘,以咨詢的名義前往“真妍美業”美容店。一自稱姓李的店員將記者帶到前臺。記者發現該店是一間約70平方米的房屋,有三間治療室,當時店里沒有客人。李女士給記者推薦了價格為1280元的“撥筋洗臉”10次套餐,并表示會贈送10次背部排毒。李女士拿出一個白色盒子,展示了4個大小不同的玻璃瓶,稱里面就是治療所用的產品。記者查看發現,4個玻璃瓶都是由英文標注,且均被使用過。
見記者遲疑,李女士拿出一個文件夾,出示了許多不同品牌的產品檢驗報告,上面寫有產品成分、檢驗合格證等內容。不過,其中沒有李女士向記者推薦產品的資料。離開時,記者詢問當天下午能否提供洗臉服務,李女士回答:“沒得問題,你給我打電話,或直接過來都可以。”
九龍坡區食藥監局食品藥品監督三科孫科長說,若患病原因與化妝品檢測結果有關聯性,最終確認美容店有違法違規的情況,他們將依法處理。
(原標題:淋巴排毒 女子腋下長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