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后的魯甸縣光明村。

處于救災第一線的武警士兵。(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光明村(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為14年來云南最強地震。據云南省民政廳報告,截至4日8時40分初步統計,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381人死亡(魯甸縣302人、巧家縣66人、昭陽區1人、會澤縣12人)、3人失蹤(巧家縣3人)、1801人受傷。
地震后,云南省氣象局立即啟動地震災害應急Ⅱ級響應。
監測資料顯示,昨20時至今7時,震區一直有降雨出現,震區附近出現短時強降雨。震中光明村11小時累積雨量達7.7毫米,為中雨量級,震區附近的火德紅鄉11小時累積雨量高達20.5毫米,為大雨量級,另外,震區附近的新店鄉、包谷垴鄉紛紛降下中雨,巧家下起小雨。
地震還引發正在建設的紅石巖水電站上游河段一處山體滑坡(位于魯甸縣火德紅鄉紅石巖村),造成紙廠鄉江邊村區域內牛欄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導致該河段水位急劇上漲,致使紙廠鄉江邊村委會5個村民小組800余人生命財產受到威脅。
昭通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震區依然會有降雨出現,且多雷陣雨,局地會出現強降雨。云南省專業氣象臺臺長謝洪斌特別提醒,需防范降雨對救災的不利影響,災區群眾及救援人員請注意防范雷電災害,保障人身安全;震區午后氣溫較高,需做好防暑防疫工作。另外,由于前期強降雨較多,土壤含水量大,土質疏松,遇雨極易誘發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質災害,請注意由于滑坡等形成的堰塞湖排險。
震中龍頭山鎮8月4-7日天氣預報:
4日白天:多云有中雨,20-31℃ ,南風1-2級;
4日夜間:多云有雷陣雨,20-25℃,南風1-2級;
5日:多云有雷陣雨,21-32℃ ,南風1-2級;
6日:多云有雷陣雨,21-33℃ ,南風1-2級;
7日:多云有雷陣雨,21-33℃ ,偏東風2級。
什么是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地震等活動引起的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形成過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質。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文/朱穎 周春美 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