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道
在身陷“問題肉”追剿的一周之后,福喜公司再度迎來了客戶公司的發難。
7月28日,麥當勞中國區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注意到,外界對我們使用福喜的產品存在擔憂。在傾聽了大家的聲音之后,從7月25日(上周五)起,麥當勞已在全國的餐廳全面暫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國(包括其合資公司)的食品原料。全國部分餐廳因此出現部分產品斷貨的情形。”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圣農發展12.79-0.03-0.23%
在全國的餐廳全面暫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國(包括其合資公司)的食品原料。全國部分餐廳因此出現部分產品斷貨的情形。”
而在一周之前,麥當勞中國區盡管因為福喜“問題肉”的曝光再次進入了食品安全的“黑名單”,但麥當勞卻依然沒有放棄福喜供應鏈,而是選擇終止與上海福喜的業務合作,并逐步將供應來源調整為河南福喜。
21世紀經濟報道留意到,麥當勞特別申明了終止范圍不光是福喜公司本身,還包括福喜在華的合資公司,而在2011年,福喜公司曾與福建圣農發展(002299.SZ)合資設立了一家現代化雞肉一條龍企業。
7月28日下午,圣農發展副總裁、董秘陳劍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目前還沒有接到正式的通知,但雙方的確有一家合資公司,而股權比例為圣農發展持股51%,福喜公司持股49%,該合資企業的年銷售額約為3~4億元左右。”
麥當勞“撇清”福喜系供應鏈
在福喜“問題肉”曝光后,其下游環節的眾多客戶公司紛紛聲明終止與福喜的合作“以示清白”,百勝中國區曾迅速的宣布終止向福喜旗下的任何公司進行采購,但麥當勞公司則一度表態將繼續與福喜展開合作。
在麥當勞7月24日的聲明中曾顯示,基于福喜集團作出的承諾與表態,麥當勞方面決定終止與上海福喜的業務合作,并逐步將供應來源調整為河南福喜。其間,將繼續向河北福喜采購部分產品。
河南福喜是于2013年的10月投產運營,在福喜集團的聲明中,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謝爾頓·拉文稱自己為這家新工廠“感到驕傲”。福喜公司方面目前沒有對麥當勞的這一最新表態作出評價,而一直以來,福喜都是麥當勞在全球最大的食品供應商,每年約為麥當勞85%的全球餐廳提供產品和服務。
“麥當勞與肯德基在事發后作出了不同的反應,相比肯德基,麥當勞供應鏈"反應"遲緩的原因在于兩家快餐巨頭在中國采用了兩種不同形式的供應商體系。肯德基的供應商數量多,權重較為分散,便于發現問題及時更換。而麥當勞則選擇了"大供應商"的模式,通過福喜等少數幾家一級供應商進行采購供應,因此一旦觸發食品安全問題,更換供應商將面臨采購體系的"傷筋動骨"之痛。”一位快餐行業的專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麥當勞中國區目前稱,正努力調配其它供應商資源,力求盡快恢復供應。一些餐廳將會在八月初恢復餐單的全面供應,而另一些餐廳則可能稍遲。
與此同時,麥當勞的“一紙禁令”或將再度對圣農發展產生利空影響。在此之前,因福喜是圣農發展白羽雞的重要采購商,圣農發展由此在7月21日開盤后大跌6%。
“我不確定麥當勞停止對福喜合資公司的采購是否包括我們,目前公司還沒有接到正式通知,這家合資公司每年供應量約2000萬只肉雞,年營業額達到3~4億元。”圣農發展董秘陳劍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圣農發展會依事態發展保留對福喜的訴訟權利。”陳劍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一個可以參照的案例是,在去年發生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后,恒天然合作伙伴達能因業績不佳而向恒天然提出索賠3.7億歐元補償。
福喜高層來華“滅火”
7月27日晚,包括福喜母公司OSI集團CEO謝爾頓·拉文、首席運營官麥大衛、亞太區總經理艾柏強以及產品質量副總裁莎倫貝克特等高層集體赴華,展開密集公關。
資料顯示,在過去的5年里,福喜先后在中國市場投資5億美元,而目前包括麥當勞、百勝、棒約翰、德克士、賽百味等主要客戶均停止了與其的合作。
“我們正在嚴肅認真地處理上海福喜事件,上海福喜相關人員的行為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謝爾頓·拉文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麥大衛稱,福喜正在市場上收回所有由上海福喜所生產的產品,同時停止上海福喜的運營,以配合內部外部的調查。不過目前,福喜高管層并沒有披露有任何實質性內容的調查信息,麥大衛僅表示:“內部調查還在進行當中,福喜將會與上海食藥監局緊密配合。”
7月23日,上海福喜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產品經理等五名涉案嫌疑人已經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
謝爾頓·拉文在媒體見面會上說:“至今我依然無法理解福喜上海公司那些管理人員作案的動機,但上海福喜在內控、質量管理等方面與母公司存在嚴重的不一致。”
謝爾頓·拉文再次重申了對福喜整體供應鏈“感到驕傲”,同時其多次談到會對該事件“負有全責”,但當現場媒體提出如何賠償中國消費者時,福喜的高管們卻迅速回避了這一話題。
“針對現任以及前任高管人員可能存在的不盡職行為,總部已開始進行內部調查;同時福喜在中國會組建全新的管理團隊,以確保業務符合全球標準和需求。”麥大衛表示。
在福喜中國區新高管層的名單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其亞太區總經理艾柏強將會主要負責中國事務,而產品質量副總裁莎倫貝克特此前主要負責北美地區的產品質量,但目前將被調用負責中國質量達標方面的監管。
而福喜公司同時對其監督機制做出了調整,麥大衛說:“我們還將任命全球輪崗專家小組。他們將持續調查運營以及徹底實施審查工作,及大量的員工調研。這樣能具體地辨別出關鍵的生產措施以及文件的合規性,同時單獨的匯報機制將進一步確保監督,達到互相平衡。”(編輯 楊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