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訊 7月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屆時我省將首開至張家界旅游專列。運行圖調整后,濟南、北京之間動車組列車達76趟,平均5-10分鐘就有一趟G字頭或D字頭列車出發,濟青間動車組平均發車間隔也縮短至20分鐘,動車組列車“公交化”程度更加明顯。

本報記者宋磊實習生劉勝男
通訊員王新宇王玉建張鴻成李皓韓晨亮
濟京間5~10分鐘一趟動車
記者從濟南鐵路局了解到,“七一”調圖后,濟南鐵路局的列車將由現在的245.5對提高到255.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占到131對,比例達到51.1%,動車組列車首次超過普通列車。
7月1日調圖后,京滬高鐵安排的旅客列車達到了119對,其中日常線109對、周末線10對。至此,濟南到北京的G字頭和D字頭列車數量增加到76趟,平均每5-10分鐘就有一趟列車出發,“公交化”程度更加明顯。
濟南鐵路局客運處副處長劉銳介紹說,“7月1日開始,將加開到杭州、長沙和武漢的高鐵列車,除了可以增加直達車的密度,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實現旅客在到達地的當日換乘。”以濟南西~武漢的G285/G286次高速動車組列車為例,早8:46發車,到達武漢為14:43,之后還可以通過換乘到達川渝地區。畢竟,目前濟南到成都的列車只有K205次,單程需要35小時13分鐘,總處于一票難求的狀態,新增可實現中轉的列車,不僅時間上可以節省約10個小時,還能緩解部分客運壓力。從票價上看,K205軟臥703元,硬臥441元,G285二等座366元,自武漢到成都的T57次列車硬臥263.5元,合計約629.5元。
濟青動車組高峰期間隔僅10分鐘
“七一”調圖之前,濟南至青島每日有35趟G字頭和D字頭列車,平均每24分鐘左右就有一趟動車組列車從濟南發往青島,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動車組列車的“公交化”運營。
從7月1日起,濟南鐵路局新增開青島至杭州東、青島至長沙南等多趟高速動車組列車,從而使得濟南至青島間每日G字頭和D字頭列車達到38趟,記者粗略算來,調圖后,濟南至青島動車組列車的平均發車間隔為20分鐘,其中,早中晚高峰期的發車間隔僅有10分鐘左右,兩地間動車組列車“公交化”運營更加明顯。
膠濟鐵路是橫貫山東的運輸大動脈,但遠遠滿足不了濟南、青島以及沿途地區乘客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在周末和節假日等高峰期,經常會出現1000張票2小時賣光的現象。
“此次調圖,為應對暑期運輸壓力,膠濟客專將從原來的65對增加到暑運高峰時的74對。同時對膠濟通道的列車進行重聯,由原來的8節車廂改為16節,使膠濟通道的運輸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到時乘客出行也將更加便捷。”劉銳介紹。
旅游專列夏季去內蒙古,冬季往南國
目前,濟南還沒有一趟火車與廈門實現互通,我省僅有途經聊城的K307次列車可以到廈門高崎站。今年“七一”調圖,鐵路部門將開通北京南至廈門北的G165次高鐵列車,將途經濟南西站。屆時,濟南將直接可以通過高鐵首次實現與廈門的連接。
此次“七一”鐵路大調圖后,將開通多條“旅游專線”,其中惠及山東的是濟南至張家界的旅游專列。這趟被命名為“張家界號”的直達列車是山東首個旅游專列。
開通至張家界旅游專列只是個開始。“我們將在此后一段時間內,按照季節的不同,開行不同方向的旅游專列。”濟南鐵路局客運處副處長劉銳說,這些專列將根據季節開行,比如夏季會在呼和浩特、赤峰等方向,冬季會在湛江、深圳等地開行,而到了春秋季則會在焦作云臺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