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6月13日訊 行業缺乏標準、安全得不到保障,電動汽車的發展一直可以用混亂這個詞來形容。今年5月20日,山東開始對老年代步車進行集中整治,更是讓電動汽車行業雪上加霜。昨天上午,省汽車行業協會發布了小型電動車行業標準。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道,這份行業標準將于7月1號開始實施。企業準入條件要求,除了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我省的政策要求以外,還要求具有小型電動車產品研發和設計能力,并擁有小型電動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企業注冊資金不能低于一億元人民幣。對于有著成熟生產技術的生產企業來說,不怕高標準,就怕沒標準。
山東順達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凡強說,“對一些生產企業規范設定門檻,有序發展,對市場商品的可靠性提高了。”
對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安全問題,標準規定,小型電動車一次充電續駛里程不應少于80km,制動距離和制動系統必須達到國家相關標準,企業生產的小型電動車需按照國家標準(50公里每小時)通過碰撞試驗。山東省汽車協會副會長陸付軍告訴記者,“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到哪些產品是合格的,哪些產品是不合格的,讓消費者鑒別市場的產品,有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
山東小型電動車終于有了自己的行業標準,但這個行業標準,只能作為推薦性標準,并不具備強制性。山東省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小型電動車生產企業100多家,昨天發布會上,雖然有八家企業率先響應,發出自律倡議,但要想讓其它近9成企業也按照這個行業標準進行生產,顯現單靠自律難以完成。
山東省汽車協會常務副會長魏學勤表示,“市場推著政策走,希望政府包括交警、管理部門會盡快拿出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