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6月11日訊(記者 盛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日17時38分發射。由山東名典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的彩葉苗木將搭載“神十”進入太空。日前,育苗小試管順利進艙搭載并封艙。這是我國首次進行彩葉苗木航天育苗實驗,填補國內空白,也是航天育苗領域的又一里程碑。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制約苗木產業發展的瓶頸是種子,產生一種植物新品種非常難,而航天科學是一種便捷、快速的途徑。如果此次搭載實驗成功,可增強物種的特性,產生的新品種還能申請專利。種苗搭載升天,國家對此有明確要求,搭載物種要對產業有帶動作用,此外,專家委員要在此之前進行評審。
據了解,進艙的苗木需要先在苗木實驗室進行克隆,待其穩定后再送去搭載升天,一個試管的重量最多不超過30克,放到艙內搭載升空后,就悄然發生變化,安全落地后,再進行裂變三代,穩定下來后才可在省級部門取得專利。專家介紹,航天育苗主要是利用外太空強輻射、微重力、高真空、超潔凈等綜合因素,誘導苗木基因變異,探索培育在地球環境下無法創造、自然界前所未有的彩色苗木新品種。
山東名典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神十成功回歸后,搭載的彩色苗木種苗將進入名典園林專業實驗室,由專家團隊對其變異性進行分析、研究和實驗,快速篩選繁育出新、奇、特品種,在公司基地進行地面培育,實現工廠化生產和產業化運營。同時,將申報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權”。
相關鏈接:我省曾有蔬菜種子“飛天”,部分果實個頭變大
實際上,種苗搭載飛船進行“太空旅行”,我省已有先例。早在2008年,寧陽縣伏山鎮本土培育的“伏樂”長茄和“伏春一號”黃瓜共10克種子有幸搭載神舟七號飛船飛往太空,帶回的種子目前正在基地進行培育和研究。
據了解,當年“飛天”10克種子經過培育繁殖,目前已發展到6個大棚的規模,從變化上來看,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部分個頭變大,比原來大出約五分之一,顏色更為鮮亮,口感也更好;一部分未發生任何變化;也有一部分存在畸形的情況。相關農業專家表示,目前,曾經跟隨“神七”飛天的太空種子還在培育階段,狀態還不太穩定。隨著研究力度加大,不久后我國能夠大量生產出“太空茄子”和“太空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