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報記者 楊曉楠 李肖肖
有篇文章叫《墻上的咖啡》,說的是“待用咖啡”的故事:隨手多買一杯咖啡,留給無力支付的人。如果我們無力拿很多錢去做慈善,那么一碗面或者一份快餐,你愿意買給一個需要的人嗎?
倡議
讓“被救助”變得更體面
洛杉磯一家咖啡廳里,一個人走進來,點了兩杯咖啡,一杯給自己,另一杯寫在一張紙上,讓服務員掛在了墻上。
不久進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他指著墻上的那張紙說:“墻上的一杯咖啡。”于是,服務員給他端了一杯無需結賬的咖啡。
這就是美國的“待用咖啡”,隨手多買一杯咖啡,留給貧困的人。重要的是,被幫助的人無需不顧尊嚴開口討要。
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也看了這個故事,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三農、社會學學者,管理學博士。4月12日,他發了一條微博,呼吁國內快餐廳為貧困殘疾人、老年人提供待餐盒飯。
“經常看到一些因經濟窘迫尷尬乞討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我發起了‘待用快餐行動’,既幫助有困難的人,又讓他們體面地被救助。”陳里說。
在他看來,“待用”能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馬上到五一假期了,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去游樂園的時候,可以多買一張票,留給農民工的孩子。”
很快,重慶、慈溪、昆明、富平、西安、蘭州、蘇州、鄭州、洛陽等9個城市積極響應。
參與
鄭州已經有不少企業響應
昨日,“待用快餐”愛心浪潮來到了鄭州。一天時間,阿利茄汁面、謝和豆漿、76人老燴面以及“全城吃面”的李記鹵肉刀削面等近10家企業,都表示要響應“待用快餐”的倡議。
阿利茄汁面的老板阿利聽說“待用快餐”后,當下決定發動鄭州60多家店鋪一起加入。“采取什么形式還在討論,覺得這種想法挺好的,每天付出一些,就能幫助到別人。”
鄭州謝和豆漿也打算加入,他們計劃,每天早上準備100份價值五元的(豆漿、包子)食物,中午準備50份價值八元的三鮮鹵面套餐,免費發放,同時在店門口設立免費發放征集點,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進來。
李記鹵肉刀削面的老板李剛去年身患骨癌,網上發帖求助,引發鄭州“全城吃面”。昨天,李剛毫不猶豫就加入了進來。
“我生病時大家對我幫助這么多,現在能幫別人一把是一把。”
討論
“待用”的想法,該如何實施
“待用快餐”的想法雖好,可究竟該怎么實施?會不會有人渾水摸魚?怎么保證待用餐一定會到困難的人手里?
鄭州市民李先生認為,關鍵是要讓弱勢群體知道這件事。“大部分弱勢群體是沒條件上網的,不能只在微博上宣傳,可以在商鋪前面掛上標志,或讓志愿者們上街主動向弱勢群體宣傳。”
陳里認為,救助的對象應是殘疾人、流浪兒童、低保的老弱病殘、沒有找到工作的農民工等,這些人一般外相特征比較明顯。當然,誠信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鄭州市民李女士建議,最好定個標準,商家設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公告欄,一有愛心市民買了“待用快餐”,店主就在上面記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