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氣污染當是最大民生,這是市委書記王敏最近所言。話雖然聽著很新鮮,卻是樸實無華的大實話。
空氣質量問題困擾濟南已久,時下更是十分嚴峻。關于濟南空氣污染的主因,應該從自身查找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濟南嚴重的空氣污染呢?按照環保部門給出的答案,主要是揚塵污染、車輛尾氣和工業燃煤。如此說來,病因即知,對癥下藥當沒有多少疑難才是。
以往“先發展后治理”的實踐證明,這條路雖讓百姓嘗到了甜頭,但也讓百姓吃盡了苦頭,如今持續的霧霾彌漫就是最大的苦頭。改革是為了加快發展,開放是為了改善民生,而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卻被空氣污染打了很大的折扣。因而,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再也不能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了。
記得去年國土部門曾對閑置資源開展過專項調查,結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诖耍覀儜摪寻l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盤活現有閑置資源上,而非大興土木上。同時,還要對在建項目的管理動真格的,不能光說不做,或睜只眼閉只眼,要用實際行動和果敢措施來讓“四面工地三面土”難以為繼。
招商引資是時下各級政府倡行的發展政策。發展經濟需要招商引資,但招商引資絕不能再以污染環境為代價。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保護環境應當是發展經濟的前置條件,以此才能來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的增長方式。
就眼下來說,空氣污染到了非治理不可,非下大氣力治理不可的時候了,不然,建設美麗泉城就是妄想和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