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被譽為校園“神幅”的標語走紅網絡——“清輝師兄,孩子已經打掉了,你安心工作去吧!”橫幅被證實是廣東藥學院某畢業班的一名男生惡搞所致,清輝師兄也被證實是虛構的人物。目前,這名同學因“給學校聲譽帶來了不良影響”,被校方記過處分。
不妨一笑而過
經歷過畢業季的人,對此橫幅大多會一笑而過。每年到了這時,校園里的神人神事總是特別多,偶有出格之舉,學校大多也表示理解。
高校向來是自由和包容之地,各種校園文化也被視為學校的特色。如果學校容不得學生有半點稍微出格的舉動,容不下學生無傷大雅、標新立異的思想和行為,這樣的“圈養”理念只會讓學生缺乏創新力和自主意識,實在是“毀”人不倦。
高校掛橫幅的多了,因為掛橫幅而受處分的卻鮮見。來看看北大、清華等高校的橫幅吧:“環境女生,我媽唯一指定兒媳”,“和你是老鄉的師兄是最危險的”,“平生縱有凌云之志,今日甘為裙下之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拼得過軟實力,稱得起‘老娘’”……沒有最雷,只有更雷,也沒見得損害了任何學校的聲譽。特別在藥學院,拉個“打掉孩子”的標語也只是個手術行為,若拉的是“心臟支架已準備好了,你安心工作吧!”還會有這么嚴重嗎? (樂水)
惡搞也要有度
盡管這條雷人橫幅被證明是惡搞,人物也是虛構的,但在校園這種公共場合,以這種“出位”的方式惡搞他人,其實也是一種人身傷害。畢竟惡搞也應該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就不是“搞”,而是“惡”了。
很多人駁斥說,學校是個崇尚自由的地方,連這點容忍惡搞的開放胸襟都沒有,又如何能培養自由的社會風氣?但須知,這種自由指的是學術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并不是指行為上的放縱。每個人的行為都應受到一定的限制。
畢業了,學生們放松一下心情可以理解,但公共場合應該有個基本的公共秩序倫理,不能隨意突破。倘若任由這種不尊重他人的惡搞泛濫成災,對社會的道德底線也會形成一種沖擊。再加上網絡傳播的魚龍混雜,不加限制的惡搞很容易發展成網絡謠言,也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危害性。 (子在淵)
相關報道:高端也要開得起玩笑 誰在惡搞時尚
一線女星慘遭惡搞 驚悚光頭造型美丑各異
一線女星慘遭惡搞 驚悚光頭造型美丑各異
惡搞臺灣地鐵活春宮 外套里到底能做什么
小天后雷哈娜捧場 愛馬仕時裝被惡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