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煙臺市政協副主席、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松杰,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姜銳,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莊英,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江,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吉鵬就媒體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鳳凰網:《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分工落實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煙臺市政協副主席、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王松杰——
在1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介紹了省《關于支持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實施方案》以及《支持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政策事項清單》《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重點項目清單》“一方案兩清單”的情況。可以說,“一方案兩清單”是近年來省里出臺支持煙臺發展的“重量級”文件,在煙臺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確保“一方案兩清單”落實落地、真正發揮出實效,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區市和部門,對“一方案兩清單”進行了歸納整理,形成197條分工。同時,對近年來煙臺市出臺的《煙臺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煙臺市碳達峰工作方案》《國家碳達峰試點(煙臺)實施方案》《煙臺市貫徹落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兩年行動方案(2024—2025年)》等5個相關文件一并進行了統籌分工,剔除重復、歸納同類,形成89條分工。這樣,與“一方案兩清單”總共形成286條分工,作為煙臺市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臺賬”,由市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統籌調度,既有利于一攬子文件的落實,又有利于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工作的銜接補充。為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發展改革委還將286條分工明確到市級領導,確保每項分工既有部門落實,又有市級領導牽頭。
對《分工落實意見》,將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半年評估、年終總結評價”的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抓好落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建設取得實效。
中新社:近年來,煙臺市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多次出臺政策措施,這次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36條主要做了哪些考慮?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姜銳——
為落實好國家增量政策,實現煙臺市今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市發展改革委會同19個部門起草了《煙臺市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措施清單》。《政策措施清單》充分考慮了煙臺市發展實際,明確了責任部門,確保上級政策落地落實、市場主體可感可及,主要把握三方面原則:
突出延續性。在承接落實國家、省政策基礎上,充分體現煙臺特色,既有務實管用的政策,提振發展信心,又有具體的工作安排,讓社會了解政府2025年要推進的具體工作,引導社會預期。同時,還兼顧了去年出臺的相關文件,做到一脈相承、推陳出新。
突出系統性。既緊扣強投資、促消費、穩外貿等需求端發力,全力穩定經濟運行,以量的合理增長支撐質的有效提升;又著眼生產性服務業、數字經濟、能源轉型等供給端施策,加快促進高質量發展,以質的有效提升引領量的合理增長。
突出針對性。90%以上的政策措施直接面向經營主體,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一方面,注重培優育強骨干企業,通過開展試點、獎補支持等方式,激勵龍頭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引領帶動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注重增強普惠性和可及性,面向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推出簡化流程、降低收費等制度性改革類政策,采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等模式,盡可能讓更多經營主體受益。
《政策措施清單》共包括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加力促消費惠民生、促進外貿穩量提質、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5個部分36條政策措施。其中,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方面提出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推動惠企利民政策兌現等4條政策措施;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提出動態完善“兩重”“兩新”項目儲備庫、謀劃實施省市級重點項目等7條政策措施;加力促消費惠民生方面提出籌集500萬元市級服務業引導資金、策劃特色游精品線路等9條政策措施;促進外貿穩量提質方面提出落實“好品山東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出臺新一輪跨境電商三年行動方案等5條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提出開展“人工智能+”專項行動、培育打造煙臺工業領域元宇宙特色應用基地等11條政策措施。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各有關部門單位,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完善政策執行、督導落實、成效評估全鏈條,推動直通基層、直達企業,有效釋放政策紅利,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持續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為實現全年目標夯實根基。
中國網:近年來,煙臺招遠核電獲批核準,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投產,一大批重點項目的開工投產為全市經濟注入“強心劑”,今年煙臺市重點項目整體情況如何?都有哪些特點?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莊英——
今年,煙臺市成功入選省級重點項目151個、數量全省第一,其中省重大項目44個、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937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08.6億元,均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300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906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92.9億元。全市重點項目總體呈現“大項目穩固支撐、新項目接續有力”向好趨勢,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大體量項目形成強支撐。2025年煙臺市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突破9000億元大關,占全省20.4%,其中總投資過千億元項目3個、過百億元項目15個、過十億元項目98個;市級重點項目中總投資過千億元項目1個、過百億元項目17個、過十億元項目168個,“千億領航、百億支撐、十億帶動”項目格局更加鞏固。
新開工項目明顯增多。省級重點項目中新開工項目88個、較上年增加22個,占比達64.2%、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總投資168億元的萬華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總投資20億元的福山區南航科創智谷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年內可形成925.5億元投資增量,有效發揮即期拉動作用。
新能源項目助推綠色低碳轉型。省級重點項目中,新能源項目數量達22個、占比14.6%,總投資568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63.7億元,較上年分別增加2075.2億元、223.1億元。今年在加快建設三大核電項目的基礎上,還將持續建設總投資105億元的煙臺市區域儲能中心項目、總投資127億元的華能半島北海上風電等一批現代能源項目。
今年市發展改革委將對全市重點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責任化落實”,按照“每月調度,季度評比,半年觀摩,年度總考”督導機制,逐個項目制定任務到月、責任到人的推進臺賬,壓實責任、壓茬推進項目建設各項任務,并發揮好煙臺市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服務專員制度機制效能,實現要素精準匹配保障,確保一季度全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50%以上、二季度達到70%以上,實現“上半年高密度開工、下半年大規模見效”,力爭省市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300億元以上,為煙臺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夯實項目支撐。

中國山東網:生產性服務業是這幾年服務業發展的高頻詞匯,這次出臺第二批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主要出于哪些考慮?圍繞突破事項落實接下來還會有哪些舉措?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李江——
生產性服務業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4年市發展改革委聚焦培育產業鏈生態,推出第一批10大領域30項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目前已完成11項,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7%,規模以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營收約占全部規上服務業的75%。為接續良好效果,壓茬提出了第二批6大領域20項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考慮上級決策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近期,省里也提出“把生產性服務業作為2025年服務業提檔擴容的主攻方向”,推出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是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的必然之舉。
考慮現實工作需要。有研究表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程度每提高1%,制造業效率可提升39.6%。在煙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既能進一步放大“制造業強市”優勢,反哺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又能突出工作重點,精準定位切口,帶動全市現代服務業實現突破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考慮政策措施的連續性。與第一批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協同用力,形成梯次培育、滾動發展的良好格局,持續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下步,市發展改革委將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引導各級各部門將兩批生產性服務業突破事項作為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工程,多方聯動、強力推進,促進兩業融合深度發展。一方面切實加大政策要素保障力度,用好省、市服務業引導資金,爭取工信、科技、商務、交通運輸、金融等服務業相關領域政策支持,對突破事項和優質項目給予傾斜,打造資金、技術、人才政策洼地;另一方面切實完善協調調度機制,實施清單化動態管理,建立健全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兩批事項加快見效,確保2025年規模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收占比突破80%,帶動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達到5700億元。
煙臺市融媒體中心:煙臺市的縣域經濟發展迅猛,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在制定2025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時是如何考慮的,包括哪些內容,此次工作要點與之前縣域經濟相關政策相比有哪些特點?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孫吉鵬——
縣域經濟是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煙臺市先后推出振興縣域經濟三年行動方案,支持萊州崛起、萊陽突破、芝罘區“一核突破”全面起勢、黃渤海新區走在前當先鋒等文件,取得明顯成效,萊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躍升至全市前列,萊陽市成功入選山東省預制菜試點縣,芝罘區時隔3年重返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黃渤海新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省4個省級新區首位,龍口、招遠、蓬萊獲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各區市發展呈現出新的活力,實現了新的突破,有力支撐了煙臺2023年邁入萬億級城市、2024年繼續較好發展。為進一步激發全市縣域經濟新動能,塑強區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發展改革委在去年推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工作要點》的基礎上,接續研究制定2025年工作要點。
2025年工作要點從全面提升縣域綜合實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深挖縣域發展內需潛力、厚植科技創新動能、構建城鄉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支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資源要素保障能力、切實強化組織保障等9個方面提出了50項具體、可行、有效的務實舉措。比如,提出支持經濟實力強的區市勇當先鋒、做好示范,特色經濟顯著的區市擴大優勢、爭先進位,基礎薄弱的區市搶抓機遇、縮小差距,特別是支持龍口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內沖刺2000億元。工作要點凸顯“三個注重”:
注重筑牢各區市發展根基,明確了塑優培強產業園區載體、持續延伸綠色石化產業鏈條、支持有色及貴金屬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汽車產業攀高向強、支持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發展、推動高端裝備產業擴能提效、做大做強預制菜產業、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突破崛起航空航天產業、繁榮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力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實施降物流成本專項行動、深入實施“金融直達基層加速跑”行動、加快經濟數字化轉型等14項支持產業發展政策事項。
注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向,提出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生活綠色低碳轉型等相關目標任務,支持各區市積極開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試點建設,著力打造長島國際零碳島。
注重統籌資源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提出進一步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更好發揮政策資金帶動作用,提供有力財政保障,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等具體措施。
來源:煙臺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