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魯網2月2日訊(記者 李秀娟)春節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闔家團圓的佳節。每年這時,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碼頭都是最忙碌的時候,遠在他鄉的人們無論過去的一年是否有所收獲,都要趕在春節前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慢慢品嘗著親人做的年夜飯,聊著那些永遠也聊不完的家常,就是最幸福的事。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離家不遠,但需要堅守崗位,他們自愿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放棄休息,時刻守護著市民乘客的正常出行,他們是公交駕駛員,他們是節日期間馬路上“最靚麗的那一道風景”。
1月31日,農歷除夕,天色微明,K80路駕駛員王冬就已經來到車隊,清潔車輛、檢查設備、通風消殺,盡管所有步驟對他來說早已是駕輕就熟,但他依然不敢有絲毫松懈。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王冬準時發車。雖然春節期間車上的乘客不算多,但行車過程中,王冬依然精力高度集中,確保安全駕駛。“我們K 80路是省工人先鋒號,必須比別的線路要求嚴一點,做得好一點。”他說,“今年因為疫情提倡就地過年,有些外地打工的不能回家過年。我們公交集團在運行時間、車廂文化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加大了班次,為了保證留濟過年乘客出行方便。”
從2014年入職以來,王冬已經在K80路公交線路上風雨無阻地行駛了7個年頭。春節期間,還有很多像王冬一樣堅守工作崗位的公交駕駛員,他們的春節假期也要在公交車上度過,而我們的城市正是有了這些勞動者的默默奉獻,才有了更多家庭的團圓和歡樂。
王冬出自于“公交世家”:“從我記事開始,我們家就沒一起吃過年夜飯,實在是湊不齊,聽我媽媽說,她小時候過年,姥姥在跑車,也不在家。”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家里三代八人都是公交駕駛員。1958年,從王冬的姥姥盛秀芬參加工作,60年一甲子,對王冬的大家庭來說,家里的一代又一代用行動傳承著對工作的堅守。64年來,他們經歷了公交車的更新換代,也見證了社會的發展和城市的變遷。在王冬姥姥的影響下,王冬的媽媽、姨媽、舅舅也加入到公交大家庭里,“我的舅舅和舅媽就是從公交認識的,舅媽也是公交駕駛員”王冬說,“我叔叔也是公交駕駛員”。就這樣,王冬家里“第二代公交駕駛員隊伍”日漸龐大。
王冬從小就常常跟著媽媽上班,漸漸地對公交車產生了濃厚的感情。2014年,受母親的影響,他選擇了“子承母業”成為家里“第三代公交車駕駛員”。時間流逝,王冬的母親也在2021年退休,現在他和舅舅、舅媽依然從事公交駕駛崗位,據了解,王冬的舅舅、舅媽和他同屬于一個車隊但是線路不同,三人的班制也不同,和往年的除夕一樣,今年家里的年夜飯還是有人要“缺席”。“除夕、春節正巧趕上上班,這是很正常的”王冬說,“作為公交駕駛員來說,節假日是我們最忙的時候,為市民服務也是一種幸福,看到乘客還算認可,家人也能理解,覺得選擇這個行業無怨無悔。”
現在,2022年新春已至,在濟南公交有成百上千個“王冬”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確保春節期間市民乘客正常出行,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