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16市相繼曬出一季度“成績單”
來源:大眾日報微信公號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實現穩健開局。
4月21日,山東省數據公布:一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18055.5億元,同比增長18.0%,兩年平均增長5.4%。
隨后,山東各地市也陸續召開發布會,公布一季度“成績單”。截至4月29日,已有13個地市發布相關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各市經濟和產業結構有較大差別,加之春節假期對工業的影響、一季度是傳統旅游淡季等等因素,因此各地市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僅有部分參考價值。
從發布的數據看,省、市主要經濟指標的同比增幅均創下近幾年新高,而這種大幅增長是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數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統計專業角度看,上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比較大。去年年初,受疫情沖擊影響,主要指標同比增速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去年基數的跌落顯著抬高了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速度。

注:數據截至4月29日。“/”指官方未公布
“動作”最快的是淄博。4月25日上午,淄博市召開發布會公布并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及運行情況。就數字本身來看,其19.5%的增速也在省內“一騎絕塵”。
媒體撰文分析認為,如此高的增速來源于制造業的強勢增長,淄博的傳統產業仍是帶動該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特別是隨著石油、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揚,為一季度淄博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提供了支撐。
此外,不斷壯大的淄博“四強”產業,也愈發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這個春天,淄博在全省率先舉辦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城市承載力的項目,以及“四新”經濟、“四強”產業項目明顯增多,項目數量、科技含量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就已公布的增速數據來看,淄博居首,濟南最末。但實際上,受疫情沖擊影響,2020年一季度濟南GDP增速為-4.4%,在省內屬受影響最小的梯隊;而淄博受影響最大,增速為-9.4%,排名倒數第一。
到了2020年上半年,濟南GDP增速即“轉正”,達到0.7%,抹平了一季度帶來的影響。全年更是邁入“萬億俱樂部”,順利兌現年初市委主要領導承諾。
而從更能反映實際經濟增長的“兩年平均增長”指標看,濟南今年一季度“兩年平均增長”達到5.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9、0.5個百分點。
來源:山東工商聯、東岳客、山東各市統計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