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山東|陽信鴨梨裝進了外省包裝箱里 山東名優特產替他人做嫁衣 尷尬了!
問政山東
陽信縣被稱為“中國鴨梨之鄉”,去年還被評為山東省優質鴨梨基地。陽信鴨梨的品質很好,被經銷商銷往省外多地。不過呢,這運出去的陽信鴨梨,卻被裝進了其他品牌的箱子里。具體情況來看記者的調查。
03
陽信鴨梨品牌不強
春風拂過,4月中旬,陽信縣萬畝梨園梨花競相綻放,梨花潔白綴滿枝頭。眼下,還沒到下梨的時節。現在銷售的鴨梨,都是批發商存在冷庫里上季梨。記者走訪了多家冷庫后,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少陽信鴨梨卻要裝進標著“產地河北”“產地福建”的箱子里,進行批發銷售。

那么,為什么陽信梨會貼上河北、福建等地的標簽呢?早在2020年9月收果期,記者來到陽信縣采訪時,就碰到了很多外地的客商到這里收購鴨梨。箱子上標注的產地大都是河北。河北收購鴨梨客商這么說:陽信梨好吃,但河北鴨梨名字響,所以我們這寫河北不寫山東。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記者了解到,當地鴨梨種植大多是單一農戶個體經營,很多梨農選擇在路邊直接銷售鴨梨,或者以較低的價格,將鴨梨賣給批發商。這樣一來,梨農很難直接獲得更多的種植收益。
為解決單一農戶農業效益低的問題,前些年當地鼓勵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社。但記者來到陽信縣金陽街道梨園郭村發現,村里的金地果蔬專業合作社已經不起作用。合作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證件注冊都弄好了,一開始農戶也有40多家,現在都不愿弄了,就成冷庫了。

陽信縣現有梨樹種植面積約10萬畝,鴨梨產業是當地重要產業之一。對于陽信鴨梨被貼標簽賣的現狀,陽信縣農業農村局鴨梨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的時候陽信鴨梨品牌打出去過,但是現在品牌效應越來越弱。
具體問題,現場問政濱州市委農辦主任張成江,他說:這說明我們合作社在整個發展和工作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為農服務的意識比較差,我們部門在對合作社推動、發展的過程中做得還不到位。從去年開始,從市的層面打造公共品牌,陽信鴨梨是一個方面。我們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農業方面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特色產業,包括果業,特別是陽信鴨梨。
針對片中反映的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褚瑞云表示:我們山東的農副產品非常多。為什么出現這些聲音很小,很微弱了,是有多種原因的,關鍵是下一步怎么做?我們要專門做山東主要特色農產品推廣方案,加大財政投入重點培養,宣傳好品牌。使山東這么好的農產品品牌,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叫得更響。

記者|格洛
編輯|珊珊 文陸 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