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漱玉平民)于2020年12月15日順利過會,即將登陸創業板。據對已披露信息和其他公開信息進行了研究后發現,漱玉平民違規出售處方藥,并且董事長實控百家公司且伴百條風險。截至發稿,漱玉平民對于發去的求證函未作回應。

  漱玉平民身上到底還有哪些傷痛呢?其上市會給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三年被罰超80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2019年4月,山東廣播電視臺一檔節目曝光了漱玉平民旗下華僑城店涉嫌違規銷售處方藥的問題,被給予頂格處罰。另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9月,漱玉平民山大北路三店因采用郵售、互聯網交易的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受到相關部門處罰。

  自2017年至今,漱玉平民及子公司涉及行政處罰89起,合計處罰金額超30萬元。招股書顯示,2020年2月,臨沂漱玉十里堡店在現場檢查中因所售一次性醫用口罩、3M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的購銷差價率超過35%,被臨沂市羅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臨羅市監行處字(2020)第00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立即整改,沒收違法所得2045.8元,罰款8183.2元,合計10229元。

  漱玉平民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存在多起違法違規行為及受到處罰的情況,該等情形均未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若公司在今后的業務經營活動中因經營不規范或不能及時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仍存在被主管部門認定為構成違法違規行為或受到行政處罰的風險,進而對公司經營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業內人士稱,漱玉平民違規銷售處方藥一定程度體現了公司的內控風險,隨著公司資產、業務、機構和人員規模的快速擴張,資源配置和內控管理的復雜度不斷上升,公司存在管理水平不能適應業務規模快速擴張的風險,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內部約束不健全的風險。

  招股書數據多處“打架”

  通過對比漱玉平民2018版招股書和2020版招股書發現,漱玉平民2018版招股書上2017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顯示為1.9億元,而2020版招股書上2017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顯示為1.3億元。突然消失的6000多萬現金流,絕非一個小數,很難用常理去解釋這一明顯的巨大差異。

  兩份招股書統計的都是2017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兩者的審計機構均為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輔導券商為中泰證券,后者為東興證券,不過,中泰證券仍為聯席輔導券商。

  漱玉平民的業績指標也會因不同版本的招股書而有所不同。還以2017年度為例。漱玉平民2018版招股書顯示,2017年度營收為24.7567億元。而2020版招股書顯示,2017年度營收為24.8311億元。后者比前者直接多出744萬元。另外,2018版招股書顯示,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零售和批發,占比96.25%,其他業務收入占比為3.75%。而到了2020版,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構成,除了零售和批發,突然多了“促銷、陳列與咨詢服務”,占比變為99.71%,其他業務收入占比變為0.29%。

  兩份招股書緣何如此任性?董事長實際控制99+公司

  據天眼查信息,董事長李文杰共有16條任職信息,其中擔任法人代表8家,擔任高管14家,擔任股東4家,與此同時,有實際控制權99+家。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李文杰目前共有100條周邊風險信息,并有181條符合條件的預警提醒信息。其中他擔任高管的深圳鑫融匯通創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山東魯和醫藥投資有限公司有司法協助信息8條;擔任股東的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被起訴的開庭公告11條,2020年有因排除妨害糾紛兩次開庭;在法律訴訟方面,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21條、曾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而被起訴3條、曾因產品責任糾紛而被起訴3條……

  有市場質疑,董事長同時實控99+家公司,如何避免利益輸送?

  來源:中華網山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