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制定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確定了目標任務,2021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不低于上年水平,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實施意見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市從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對主要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和時限,出臺各項政策調整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方案,確保政策連續性,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

  對省確定的濰坊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市區,市級以上政策、資金、項目予以傾斜。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加強對脫貧享受政策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的動態監測,持續跟蹤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堅決防止返貧和新致貧。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和省內協作幫扶工作。

  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鼓勵以鎮(街)為單位實施鄉村優勢特色產業項目,注重產業后續長期培育,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加強扶貧資產管理和監督,分類摸清扶貧項目資產底數,明確所有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落實監督權,促進扶貧資產長期良性運營、持續發揮效益。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扶貧資產收益優先用于項目運行管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剩余資金可用于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發展村級公益事業等。

  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有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脫貧享受政策人口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持續加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優先為脫貧享受政策人口提供就業指導服務,推薦就業崗位。鼓勵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管護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可能返貧致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參與。

  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分層分類做好幫扶救助,做到早發現、早幫扶。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加大農村低收入人口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力度,對因病因災因學等出現生活困難的給予相應救助。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