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資源。自2005年以來,青島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30.4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增加了89.03萬人,但就近三年來看青島人口增速持續放緩。3月15日,青島市出臺落戶新政,在青島取得居住性質的合法產權型房屋人員及其近親屬即可在青落戶。此次新政的出臺,或能增強流動人口的歸屬感和留居意愿。

戶籍人口增速低于常住人口增速
青島出臺落戶新政
3月15日,青島公布實施《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取消原有單套商品住宅城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90平方米以上、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紅島經濟區、即墨區)60平方米以上的面積限制,實現在青島市取得居住性質的合法產權型房屋人員(含已辦理房屋轉讓合同網簽備案)及其近親屬即可辦理落戶。這也意味著,只要在青島有住房就可以落戶。
出臺落戶新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島需要“加快做大人口規模”。日前,青島市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青島常住人口達到1100萬人。據青島市統計局官方數據,2019年年末,青島全市常住總人口為949.98萬人,也就是說,六年間(2020年—2025年),青島市要增加150.02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5萬人。

(2005年-2019年青島市常住人口數 )
縱觀青島人近年來的人口變化,2005年—2019年,青島常住人口從819.55萬人增加到949.98萬人,常住人口增加了130.43萬人,增幅為13.7%。但統計數據顯示,青島戶籍人口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常住人口增速。同期,青島戶籍人口從740.91萬人增加到829.94萬人,增加了89.03萬人,增幅為10.7%。

(2012年之前青島市戶籍人口數)
在這15年里,青島常住人口增加了130.4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增量貢獻了89.03萬人,其余41.4萬人基本為外來人口的凈流入(外來人口的凈流入=外地遷入量-本地遷出量),考慮到還有本地人口遷出的數據,由此可見外地實際遷入青島的人口規模遠大于41.4萬人。

2019年青島市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數
近三年青島人口增速持續放緩
如何保住“存量”又留住“增量”
通過“十三五”前四年(2016—2019年)的人口數據,2015年青島常住人口為909.70 萬人,2016年為920.4萬人,2017年為929.05萬人,2018年為939.48萬人,2019年為949.98萬人,青島常住人口年均增長10.07萬人,想實現2025年青島常住人口達到1100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5萬人的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想要實現人口目標,就既要保住“存量”即本地現有人口,又要留住“增量”即外地遷入人口。“留住人”是最關鍵的一步。
一個方面要消除在青人員的后顧之憂。“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等等一系列規劃。
而另一方面,就需要青島真正拿出能留住人的政策,讓遷入人員落上青島戶籍無疑是最能留住他們的方式。近年來,青島一直在降低落戶門檻,但還不夠。總體上青島總人口是增長的,但仔細分析會發現近幾年青島的人口增速是持續放緩的。2018年青島人口增長率為17.90‰、增加14萬余人,2019年增長率為13.27‰、增加10萬余人,2020年增長率為9.75‰,增加8萬余人,人口增長率和凈增長數量連續兩年下滑,可見之前實行的政策無法支撐人口數量持續穩定增長。并且之前政策中購房落戶有面積限制,導致外地遷入人口有房“落不下戶”;部分有落戶意愿人員,因無購房、無親屬投靠、單位無集體戶等條件限制無落戶途徑。青島這一次戶籍制度改革,更多其實是針對已經在青島人員的一次降低門檻。針對已經在青島居住尤其是在青島買房,但之前受限于90平米的限制沒有落戶青島的人群,本次青島市出臺的戶籍遷入政策取消了落戶的面積限制,實現在青島市取得居住性質的合法產權型房屋人員(含已辦理房屋轉讓合同網簽備案)及其近親屬即可辦理落戶。換而言之,“在青島有了房就是青島人”,切實增強流動人口歸屬感和留居意愿。

取消種種落戶限制條件
把人才吸引到青島還得能落戶
無論是想留住“存量”,還是要吸引外來的“增量”,產業都是關鍵中的關鍵。“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發揮產業對人口調控的源頭作用,堅持事業聚人、環境留人,以產業轉型帶動人口結構優化,集聚培養創新型、應用型、高技能、高素質勞動者。2020年12月,青島市還還“一口氣”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實施“青島菁英工程”的意見》《青島市“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青島市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管理辦法(試行)》《青島市外語人才、外事人才、外貿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方案》六個重磅文件,探索推出更開放、更靈活的人才招引和培育機制,以更好地聚人、留才、用才。
把人才吸引來了青島,得讓其能落戶。本次青島市出臺的落戶新政,將全國其他市(地)級及以上人才全部納入人才落戶范圍,與持山東惠才卡、青島市人才服務綠卡(青島菁英卡)人員同樣不受年齡限制。將人才的學歷進一步放寬,取消博士學位人員落戶年齡限制;對其他學歷人才的學歷要求,只要是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人員(含技工學院、職業院校)來了青島都認;國內高校、國外留學在校生,只要是專科以上的學歷,一樣可以在青島落戶。對于技能型人才,將初級工納入人才落戶范圍,取得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的,取消必須有接收單位限制,在中心城區落戶降低繳納社保年限條件,在城區落戶取消社保年限限制。以上種種限制條件的放開,無一不體現了青島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歡迎。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青島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引進集聚大專及以上層次人才75萬人,現有專業技術人才86萬人,高技能人才27.2萬人。全市建成1204家專家工作站、159個博士后站(基地)、44個技師工作站、17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累計辦理“青島市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1151張。全市事業單位通過公開招聘引進2.7萬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22.9%。“十四五”期間,青島還將計劃每年引進集聚各類人才25萬人、每年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五年完成全市引才12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75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