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7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萬元大關”,居民四大項收入全面回暖,連續五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縮小……國家統計局泰安調查隊了解到,去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市持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好轉,居民收支水平也持續恢復,我市居民收支平穩增長。
去年泰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7元,再次破新“萬”
近日,泰安市去年居民收支情況公布。經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反饋,2020年,泰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7元,突破“3萬元大關”,比上年同期增加1247元,增長4.2%,與前三季度(3.3%)相比,增速提高0.9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18601元,同比增加499元,增長2.8%,與前三季度(-0.1%)相比,增幅由負轉正,增幅擴大2.9個百分點。

根據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一季度,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居民收支受到較大沖擊;2020年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好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加快,支撐要素增加,全市居民收入增速逐季加快。泰安市全體居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呈現“V”字形復蘇態勢。
居民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增長最快
具體來看,居民收入方面,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01元,同比增加1206元,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2元,同比增加1061元,增長5.7%。從收入構成看,居民四大項收入全面回暖,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增長最快,經營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穩步增長。作為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9715元,增長4.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5829元,增長3.3%;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075元,增長5.3%。

去年,全體居民轉移凈收入3585元,增長4.8%,在四大項收入中增速最快。對此,國家統計局泰安調查隊工作人員解釋,這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市持續加大兜底保障的力度,穩定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底盤”。“轉移凈收入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是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和離退休人員工資標準的上調的影響。此外,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對困難群眾救助補貼力度的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和政策性生活補貼的增長,也促進了居民轉移凈收入的穩定增長。”
居民收入滿滿,消費也杠杠的。支出方面,2020年,我市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601元,同比增加499元,增長2.8%,年內增幅首次轉正。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995元,增長2.2%,年內增幅也首次轉正,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393元,增長3.1%。從構成看,八大類消費支出全部上升。其中,食品煙酒支出4756元,占比最大,同比增長1.2%;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380元,同比增長4.8%,這也是八大類消費支出中增幅最快的一類。
我市連續五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縮小
縱觀去年我市城鄉居民收支情況,具體有哪些特點呢?“去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7元,居民收入破新‘萬’,城鄉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這也是自2015年突破2萬元以來,再次突破新的萬元大關,泰安居民收入再次邁上新的臺階。”此外,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泰安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為1.98,比去年同期的2.02減小0.04,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縮小到2以內,是連續五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縮小。這表明,城鄉收入相對差距在逐漸減小,而且差距持續縮小的趨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值之差仍在擴大,但其擴大速度已經明顯降低。“城鄉居民收入基數的較大差距是絕對值之差擴大的主要原因,短期內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仍然會保持擴大,絕對值差距由擴大轉變為縮小,還需較長的一段時期。”

在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4.2%,增幅比前三季度(2.4%)擴大1.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1.8%)擴大2.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0.1%)擴大4.3個百分點,增幅呈現出逐期加快的特點,反映出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居民工資收入逐步恢復的態勢。“此外,根據我們統計,我市工資性收入仍然是居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63.7%,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達到了63.4%,拉動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7個百分點。”工作人員說。
來源:泰安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