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經濟開發區等10家園區被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三部委評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是全省首家成功創建綜合類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省級開發區。

2月19日,記者在原濰坊柏立化學有限公司看到,這里已經拆為平地。據了解,該公司于2020年7月順利完成地上所有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拆除工作,公司完成整體搬遷后,可實現二氧化硫年減排量45噸;氮氧化物年減排量90噸;化學需氧量年減排量24噸;氨氮年減排量5噸,廠區周邊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為實現碧水藍天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濰坊億斯特管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到,公司投資400余萬元建設了鹽酸改硫酸并處理回用項目,該項目實現了將每年酸洗除銹過程中產生的約2000噸廢酸全部回收處理后循環利用的效果。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危廢委托處置費用以及處置過程中帶來的環保風險。

濰坊經濟開發區處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三大國家戰略疊加區,特別是作為國務院批復的全國唯一一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能夠積極爭取和承接相關項目、試點和政策,將借助國家戰略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開發區現有企業426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09家。當前,開發區新松(濰坊)智慧園、康華生物醫藥產業園、中南高科·鳶都匯智產業園、城市空間藝術產業示范園等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生物基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等3個主導產業和數字經濟、城市家具兩個新興產業得到大力發展。白浪河國家濕地公園被評為山東最美濕地,虞河、大圩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建成后將形成白浪河、虞河、大圩河三河支撐的生態框架。

濰坊經濟開發區自建區伊始就立足工業生態文明建設,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生態工程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著力點,通過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全面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風險防控,著力提升了園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促進了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