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

  □記者薄克國報道 1月22日,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新型“高寒版”復興號開跑。

  本報青島訊 中國高鐵迎來“高寒勇士”。1月22日上午,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開通運營,京哈高鐵全線貫通,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時速350公里CR400AF-G新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從北京朝陽站準點發出,高速奔向哈爾濱。這是該新型“高寒版”復興號首次投入商業運營。

  作為復興號家族中的最新成員,CR400AF-G型動車組是復興號的“高寒版”,擁有耐高寒、防冰雪的特殊技能,能在-40℃的低溫環境下以時速350公里高速奔跑,堪稱“最抗凍”動車組。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賈向杰介紹,新型“高寒版”復興號在CR400AF動車組基礎上進行了高寒適應性優化,從列車使用的材料、電氣元器件到車體、轉向架、供風制動等關鍵系統部件均進行了耐低溫設計,并從密封防雪防擊打、水系統防凍、冷凝水防治等方面進行了優化,使得動車組能夠承受-40℃低溫以及冰雪等極端惡劣運行條件的考驗。

  該新型“高寒版”復興號身懷抗凍“神技”,“抗寒能力”有了極大提升。

  “骨架”抗凍,車下設備艙、頭罩開閉機構、車端連接及轉向架區域采用密封結構,提高了防護等級,防止進雪。車下、車端連接區域、轉向架區域及車頂區域易受擊打部位均進行了防護設計,防止冰雪擊打導致破損。

  “關節”抗凍,車下吊掛用特殊螺栓、螺母采用能抗低溫的鉻鉬合金、不銹鋼材料,列車在極寒天氣下運行,螺栓、螺母也不會脆裂。設備艙、塞拉門、設備箱體的密封膠條及水管、風管、閥等密封圈,采用脆性溫度低于-40℃的硅橡膠、低溫丁腈橡膠、天然橡膠等材料,避免低溫脆裂和漏風漏水。

  “神經系統”防凍,車內開關、繼電器等電氣元器件選用適應-40℃的低溫型號,再冷的天,動作也能收放自如。車內配電柜采用特殊微米級陶瓷防結露涂料,噴涂后涂層表面有許多“蜂窩狀”孔隙,讓冷凝水可以儲存在孔隙中,避免滴落導致電氣設備故障,確保配電安全。

  “腳”抗凍,動車組具有車輪防滑、防抱死功能,當檢測到車輪轉速異常時,自動減小制動力、牽引力,并通過撒砂裝置提高摩擦力,避免冰雪天氣行車時車輪打滑。針對冰雪天氣列車停放時制動夾鉗可能出現凍結現象,制動系統增加了夾鉗防凍結功能,通過控制夾鉗間歇性制動-緩解,每次松開55秒抱住5秒,交替活動夾鉗關節區域,防止凍結。

  “血管”防凍,列車水箱、水管配備“暖寶寶”——加熱盤、電伴熱線,箱體和管路外部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防寒棉,天寒地凍也能正常供排水。

  此外,新型“高寒版”復興號還采用了大量優化設計,列車更節能、更輕盈、更貼心。采用低阻力流線型設計、平順化門窗結構、全包外風擋,車頂高壓設備、空調、天線等采用沉入式安裝結構,整車氣動性能優良,降低了列車運行能耗。不同于其他型號復興號動車組,該車增加了司機室登乘門,乘務人員不再通過旅客乘降車門進入司機室。在乘務員室和機械師室設置了電加熱設備,改善了乘務人員的工作環境。

  據悉,京哈高鐵京承段開通運營首日,鐵路部門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11對,之后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12對,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北京至沈陽、哈爾濱最快2小時44分、4小時52分可達。

  京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北京至承德段的建成通車,標志著京哈高鐵全線貫通。京哈高鐵的全線通車,新增了一條東北地區進出關高鐵通道,將極大便利東北、華北地區人民群眾出行,進一步釋放進出關鐵路貨運能力,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 者 薄克國 通訊員 鄧旺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