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從2018年開始,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濟南累計打掉張培燕、胡德華等25個涉黑組織,打掉涉惡犯罪集團63個,查扣涉案資產23.3億余元。
濟南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本海介紹,濟南握指成拳,多管齊下,社會治安滿意度持續提升。堅持打、防、管、控、建并舉,依法保護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一是掃黑除惡戰果顯著。從2018年開始,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圓滿收官。三年來,濟南堅持掃黑徹底、除惡務盡,標本兼治、深挖細查,累計打掉張培燕、胡德華等25個涉黑組織,打掉涉惡犯罪集團63個,查扣涉案資產23.3億余元,判決涉黑涉惡案件141件,依法對707名被告人判處刑罰,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8%以上。客觀效果十分明顯,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社會秩序和安全指數的明顯好轉。二是治安防控精準嚴密。建立治安復雜區域“人、地、物、事”全要素一體化管控平臺,深化智安社區建設,推廣“網格駐巡”巡防模式,最大限度將警力駐巡街面,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三是專項治理成效顯著?!笆濉逼陂g,聚焦群眾身邊的違法犯罪開展專項行動,破獲“兩盜”案件4883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9679起,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452起,打擊處理犯罪分子2778名,挽回群眾經濟損失6.9億元。深入推進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破獲涉毒案件956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015人。濟南在全國125個毒品消費量監測城市中排名第119位,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中毒品消費量最低。
重點防控,分類施策,風險隱患防范更加主動。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健全風險防控機制,提高社會治理的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一是風險預防實時化。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化解機制的意見》,建設精準維穩一體化平臺,提高了動態監測、實時預警能力。二是矛盾化解及時化。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風險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各類風險隱患、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應對、有效化解。推進十大領域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矛盾集中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三是社會參與多元化。健全完善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制度機制,就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廣泛協商。全市搭建協商議事平臺2400多個,如歷下區千佛山街道“社區協商議事”、天橋區北坦街道北關社區“黨員提案制度”等,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解決了一大批社區治理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