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十四五”末,全省運輸機場將達到12個,形成“兩樞(濟南、青島)一干(煙臺)九支(臨沂、濟寧、威海、東營、日照、濰坊、菏澤、棗莊、聊城)”的運輸機場發展格局。
山東省機場管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衛中介紹全省民航基礎設施“十三五”建設情況及“十四五”規劃情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用機場發展,大力實施民航強省發展戰略,推進全省運輸機場資源整合,研究制定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支持機場建設發展,近年來山東省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十三五”期間,全省民航業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服務全省“八大發展戰略”順利實施,重點布局建設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對行業發展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機場工程,全省累計完成機場建設投資406億元。濟南機場二平滑、臨沂機場三期改擴建、日照機場垂直聯絡道及維修機坪等工程投入運營,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菏澤牡丹機場、濟南機場北指廊、威海機場停機坪擴建工程建設完成;煙臺機場二期改擴建、濟寧機場遷建、臨沂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謀劃啟動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威海機場遷建、新建聊城、棗莊機場等,前期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至“十三五”末,全省擁有10座民用運輸機場,總體形成“兩樞一干七支”的發展格局,運輸機場布局更加完善,保障能力、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全省民航運輸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笆濉逼陂g,全省客貨吞吐量年平均增長15.2%、7.8%,分別高于全國4.5、3.2個百分點,全省客、貨吞吐量累計分別達到2.5億人次和218萬噸;濟南、煙臺機場分別于2016年、2019年突破千萬,山東成為第三個擁有三家千萬級機場的省份;濟南、青島區域航空樞紐功能日益突出,全省累計執飛航線721條,其中國際航線達到96條,對外聯通能力大幅提升;通用航空產業加快布局,成立通航產業發展平臺公司,開通了聯接濟南、東營、煙臺、日照、臨沂五市的短途通航運輸服務,打造“環魯飛”品牌,初步構建起運輸航空、通用航空“兩翼齊飛”發展格局。
王衛中稱,“十四五”時期,省機場集團將充分發揮全省民用機場規劃建設和投資運營管理重大平臺作用,按照“以建設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統籌發展規劃,實現做大做強”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重大機場工程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為引導,打造現代化的機場體系和山東半島機場群,為構建和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山東機場貢獻。
“十四五”時期,我省重點規劃建設以下機場工程: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這也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標志性工程,總投資約500億元,包括新建T2航站樓(60萬平)、GTC(38萬平)、兩條跑道和工作區(70萬平),力爭“十四五”內建成完工,屆時濟南機場將成為彰顯山東特色、體現齊魯風韻的城市新地標;煙臺機場二期,總投資70億元,包括建設T2航站樓(20萬平)、站坪(40.8萬平)、交通中心等,計劃2022年建成完工;臨沂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總投資35億元,計劃2022年建成投用;濟寧機場遷建工程,總投資24億元,計劃2023年建成投用;威海機場遷建工程,總投資106億元,預計2022年動工,力爭“十四五”建成投用;另外,新建棗莊機場、聊城新機場也將開工建設。根據各機場經營發展情況,“十四五”期間還將統籌推進日照、菏澤機場改擴建、東營機場改造升級工程;加快推進日照民航培訓基地、東營機場航空器再交付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笆奈濉眱?,全省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超過800億元,比“十三五”期間翻一番,省機場集團將全力做好首期500億元山東機場建設投資基金募集、運營工作,為全省機場建設提供重要資金保障。
到“十四五”末,全省運輸機場將達到12個,形成“兩樞(濟南、青島)一干(煙臺)九支(臨沂、濟寧、威海、東營、日照、濰坊、菏澤、棗莊、聊城)”的運輸機場發展格局。全省民航運輸保障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年運輸保障能力將達到1.5億人次,貨運保障能力將達到150萬噸,運輸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將得到徹底改善;山東民航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客貨吞吐量排名進入全國前列;全省民航“三張網”更加完善(全球聯通的國際航線網、全國覆蓋的國內航線網、省內暢達的通用航空網),民航機場服務國家和山東區域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山東民航強省建設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