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工作政策性、業務性強,省司法廳如何推動立法創新?12月18日,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司法廳副廳長齊延安給出了答案——以立法流程再造為統領、立法制度創新為內容的“1+N”立法工作機制。

  “今年5月,省司法廳出臺了《關于政府立法和備案審查工作流程再造的若干意見》,從12個方面規定了44項具體措施,著力破解立法和備案審查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

  齊延安介紹,建立立法智庫,發揮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今年8月成立了政府立法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查專家庫,從立法機關、司法機關、高校、律師事務所等領域選聘101名專家學者,增強了政府立法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查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建立立法基地,借助“外腦”提升立法質量?!盀檫M一步提高我省政府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今年8月,省司法廳分別與山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等省內外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建立了18個政府立法研究服務基地,涉及法學、海洋、農業、建筑、教育、工商、醫學、理工等多個學科門類,涵蓋了我省政府立法所涉及的各重點領域和專業領域?!?/p>

  省司法廳還組織起草了《山東省公眾參與政府立法辦法》。對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具體內容、方式途徑、保障措施和政府相關部門職責作出規定,為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活動提供規范化、制度化的保障。目前已報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擬于年底前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