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桃子打防腐劑”事件的發(fā)生再次讓人們感慨微信朋友圈里的謠言之多,微信似乎成了謠言誕生的溫床,大肆傳播的平臺。記者調查走訪發(fā)現,朋友圈謠言有其迷惑性,很多用戶不明就里,無意轉發(fā),也有部分人對真假根本毫不在意,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幾段文字可造成近億損失

  近日,“臨沂桃子打防腐劑”的造謠食品被迅速傳播,使得當地桃子的口碑和銷量受到很大影響,當地警方迅速介入調查,并于7月26日將造謠者抓獲。常使用微信的用戶不難發(fā)現,類似臨沂桃子打防腐劑的謠言簡直數不勝數。“無核葡萄摸了避孕藥”、“吃大盤雞能感染禽流感”、“章丘繡惠南關村有人搶小孩,還把孩子母親捅了一刀”等等,內容頗為勁爆。

  今年5月份,青島兩名女子在青島一家糕點店購買了肉松蛋糕,二人聯想到網上看到的“棉花肉松“視頻,便清洗蛋糕,用手機錄制視頻,隨后發(fā)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稱該店銷售的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經山東省出入境驗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檢驗,肉松蛋糕未檢測出棉花,視頻純粹是謠言。

  記者歸納顯示,傳播較廣的包括涉及人身安全的,如搶孩子、挖器官等版本的謠言;涉及食品安全的,數據顯示,食品安全謠言已經占到了網絡謠言傳播量的45%,位居第一位,其中不少謠言被反復傳播。

  一條謠言的生產成本很低,甚至只需要編幾段文字,拼接幾張圖片、幾段視頻,但其造成的影響卻難以估量。如一條“塑料紫菜”謠言,可能對福建晉江等地的紫菜產業(yè)造成近億元的損失。

  親友圈成傳謠重災區(qū)

  謠言的流傳無不契合了人們的敏感神經。像食品安全類謠言,針對的就是近年來多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和事故,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問題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性,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繃緊神經,網上一旦出現與食品相關的傳言,人們的擔憂心理及敏感神經馬上就被觸動。有用戶甚至對內容持有較高的懷疑但還是選擇轉發(fā),以期引起更多人關注,促使相關部門出面調查。

  據食藥監(jiān)總局新聞發(fā)言人顏江瑛分析,有不少食品安全的謠言都是別有用心有意編造的。像肉松的謠言在多地發(fā)生,前赴后繼,造謠者自導自演,錄制圖片和視頻等“鐵證”,對公眾有極強的迷惑性。

  另外,記者調查發(fā)現,轉發(fā)內容是家庭、親友之間通過網絡溝通的一項議程,也是基于維護親朋好友之間粘性的需要。“有不錯的文章我就轉發(fā),肯定想讓家人健健康康的。”其中,謠言混跡其中,親友圈成了謠言傳播的重災區(qū)

  治謠還需社會各界力量

  近些年來,謠言在網絡社交平臺大肆傳播,相關法律法規(guī)隨之頒布,對遏制謠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微信中,仍能時不時看到謠言的影子。

  “從傳播者角度來看,有的謠言傳播者利益訴求明顯,經濟敲詐、輿論商戰(zhàn)、眼球博弈等動機諸多。”專家介紹,從根本上治理謠言,要在謠言的源頭治理方面下重拳,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在臨沂蜜桃謠言事件,所幸警方及時出動,媒體對謠言及時澄清,避免了更大的損失。濟南負責網上公開執(zhí)法巡查的網警稱,類似此類事件,辟謠至關重要。“一旦出現謠言,首先就是進行辟謠,然后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根據影響,可對其進行警示、教育訓誡、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

  為形成辟謠的長期機制,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擬與中央網信辦合作建立“食品藥品安全辟謠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對謠言傳播的關鍵節(jié)點進行管控,及時辟謠,及時發(fā)布權威信息。

  產地探源:摘個桃,衣袖一擦就能啃

(樹上摘個桃,衣袖一擦就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孫俏俏悄攝)(樹上摘個桃,衣袖一擦就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孫俏俏悄攝)

  近日,本就全國聞名的蒙陰蜜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一段“臨沂桃子打防腐劑”的造謠視頻在朋友圈迅速傳播,導致當地桃子口碑和銷量急劇下降。雖然謠言但是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還沒有根本消除。由于今年是蜜桃豐產年,價格較往年偏低,又加上謠言事件影響,使得不少桃農直接將品相差的桃子遺棄在地里,或者將蜜桃傾倒到湖中。

  為此,齊魯晚報官方商貿平臺齊魯有貨,來到蒙陰蜜桃的產地蒙陰縣探源,向大家呈現出蒙陰蜜桃最自然地狀態(tài),并在齊魯有貨微店(微信搜索“齊魯有貨”)銷售蒙陰蜜桃,用行動為蒙陰蜜桃正名。

  7月底的清晨,蒙陰縣野店鎮(zhèn)朱家坡村升起淡淡的炊煙,整個村莊剛剛睡醒,薄薄的晨曦籠罩著這片青山綠水的土地。水庫邊成片的桃林,掛滿了紅紅的桃子,桃林從水邊一直延伸到山上。放眼望去,沒有邊際,綠油油一片。這里,是樸實的大自然該有的樣子,幽靜美麗地如同世外桃源。蒙陰蜜桃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成熟。桃農們將樹上的桃子摘下來,用衣袖擦一擦直接就啃。

  齊魯有貨作為齊魯晚報的官方商貿平臺,攜手知名生鮮供應鏈品牌商“光鮮生”,聯合打造蒙陰蜜桃產業(yè)鏈。所有蒙陰蜜桃從田間地頭采摘后直接進入朱家坡最大的冷藏場進行預冷、分揀、包裝,當天采摘的桃子當天運出,保證最新鮮的口感,絕不添加任何防腐劑。購買可搜索“齊魯有貨”微信公眾平臺訂購,品質更放心。

  對話嫌疑人:

  就為顯擺自己,造謠傷了桃農

  在“蒙陰蜜桃”造謠事件犯罪嫌疑人王某國在于民警的對話中說,他經常玩“快手”發(fā)視頻,顯擺自己。7月15日下午,他在蒙陰 縣蒙城街道岔河村蜜桃交易市場等待裝車時,坐在駕駛室里看到有桃農往桃子上噴水,就拍了一段視頻,同時解說這是往桃子上打防 腐劑。隨后,王某國將視頻發(fā)在了自己的有用400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中。

  民警:你為什么要發(fā)這視頻?

  王某國國國國國:我當時一時糊涂,愚蠢做出了傻事

  民警:老百姓噴的是什么?

  王某國:噴的是水

  民警:那你為什么說是防腐劑?

  王某國:那時我以為是防腐劑

  民警:你說是防腐劑有證據嗎?

  王某國:沒有,那時大腦一時糊涂,做出了蠢事

  民警:現在已經造成這樣的后果,你想對那些老百姓、桃農說些什么?

  王某國:我對不起咱們臨沂市蒙陰縣的父老鄉(xiāng)親,沒弄清事實發(fā)了視頻,給造成這么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后果。我首先表示對不起, 說對不起現在已經晚了,桃都賣不出去了。我本身就是配貨運輸的,桃都賣不出去我也沒得運,沒想到后果這么嚴重。我原籍也是山 東的,闖關東出去的,這給山東人丟臉了。這是沒事找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時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