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大眾日報記者 趙小菊

  目前全球市場發展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為長遠計,更需保持清醒認知,堅定不移地走好轉型升級之路,發力新業態新模式,重視自主品牌,瞄準產業鏈中高端,在當今世界所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新機遇,掌握主動權

  11月,山東進出口總值年內第三次刷新歷史紀錄。不用說在疫情嚴重的年初,就算是在外貿進出口活動趨于正常的年中,也很少有人敢于期許這樣的結果。當時,在展望下半年外貿走勢時,相關部門負責人雖然對促穩提質頗具信心,但是也謹慎表示在外需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預計下半年山東出口難以出現大幅反彈。

  但隨后,節節攀升的進出口數據開始一次次打破市場預期。7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同比增長,8、9月進出口值連續刷新歷史紀錄,在10月略有回落后,11月再創歷史新高。這其中,最顯著的推手是出口的強勁增長,11月當月,山東進出口總值2218億元,其中出口1426.9億元,分別增長21.3%和39.8%,同為年內第三次創歷史新高。

  與上半年的訂單取消、出口受阻相比,下半年省內諸多外貿企業開始迎來訂單的爆發期,不少企業手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春節后。這一切首先源自于科學有效疫情防控實現的全面復工復產,在此前提下,出口呈現強勁增長之勢離不開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全球疫情需求拉升帶動了防疫物資以及居家生活用品、遠程辦公設備產品的出口,二是海外供給缺失給國內企業帶來了機會。

  上半年,因疫情導致的外需不振,使以往作為山東出口主力的汽車零配件、輪胎等出口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而醫療防護用品和部分居家生活用品出口迎來增長,僅口罩出口值便帶動上半年紡織制品出口值大幅增長54.9%;同期蔬菜、家電、醫藥材及藥品、水果、玩具出口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拉升出口增速3.4個百分點,對出口增長的貢獻度達543.3%。

  也就是說,最初,出口的復蘇并非全行業的復蘇,而是有著明顯的行業分化,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更加穩定以及境外疫情的蔓延,部分國家的生產鏈出現斷裂,我國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優勢愈加凸顯,各類需求向國內聚攏。

  不過,不論是防疫用品出口激增還是國外生產訂單的流入,都具有應急性質,不具備長久可持續性。防疫相關用品自不用說,在海外供給缺失的情形下涌入國內的各類訂單,看中的是當下我國完備的產業鏈和快速修復的產能,但是長遠看,由于在勞動力成本上不占優勢,很多訂單難以長留。

  更應看到,今年以來全球疫情控制的不同步,給國內、省內企業切切實實帶來了新的機遇。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日前介紹1-11月我國外貿運行情況時表示,中國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游攀升,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至59.3%。集成電路、計算機、醫療器械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強勁,增速分別達14.8%、10.7%和44.5%。從我省來看,這一趨勢也在凸顯,前三季度,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電子技術、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出口分別增長146%、51.8%、30.1%,拉動作用明顯。從前11個月來看,機電產品出口值為4920.7億元,增長16.7%,占全省出口總值的42.3%。

  近年來,我省外貿出口在高質量發展方面顯現了良好勢頭,2019年,山東自主品牌出口值2614.8億元,同比增長14.2%,占全省外貿出口總值的23.5%,較2018年提升1.5個百分點;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今年前11個月,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73.9億元,增長197.9%。其中,網購保稅進口19.4億元,增長525.7%;跨境直購出口38.3億元,增長81.4%。

  雖然短期來看,諸多外貿出口企業從上半年的“寒冬”中走了出來,甚至迎來了訂單大漲的火爆期,但是,目前全球市場發展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為長遠計,更需保持清醒認知,堅定不移地走好轉型升級之路,發力新業態新模式,重視自主品牌,瞄準產業鏈中高端,在當今世界所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新機遇,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