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職業培訓是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中,濟南一直將開展職業培訓放在重要位置。10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濟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竇進科就“十三五”期間濟南開展職業培訓工作做了介紹。

竇進科介紹,“十三五”以來,濟南市堅持把開展職業培訓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來抓,解放思想,深挖潛力,凝心聚力在提高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能力上出實招,在用足用活用好職業培訓補貼政策上求突破,“職業培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累計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51.5萬人”。
為此,濟南市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培訓政策體系。濟南市先后出臺《濟南市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五年規劃(2014—2018)的實施意見》《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實施意見》《濟南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等職業培訓政策文件,各相關部門圍繞培訓推進,出臺15個相關配套性文件,形成了具有濟南市特色的較為完備的培訓政策體系。
同時,濟南市還注重培訓補貼范圍擴容。不斷擴大培訓補貼享受對象范圍,在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高校畢業生、貧困家庭子女、“兩后生”等享受培訓補貼群體基礎上,將職業院校學生納入了培訓補貼范圍,與“在校大學生”享受同等待遇;打破了企業新招錄人員類別限制,對企業新招錄的所有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均給予補貼;將外地來濟從事家政服務人員納入補貼范圍,并以濟南市家庭服務業為試點,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企業、行業協會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
竇進科介紹,圍繞經濟轉型要求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濟南全面推行企業訂單、勞動者選單、培訓機構列單、政府買單“四單式”培訓模式,將享受補貼的職業培訓工作向所有職業培訓機構全面放開,實行目錄清單制,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可隨時登記,自主選單參加培訓。大力推行“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制定了“互聯網+職業培訓”評估標準,面向社會廣泛征集了36家優質線上培訓單位,為勞動者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平臺支持。
濟南市還大力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強化“以工代訓”,對新吸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群體就業的中小微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企業,發放“以工代訓”補貼,助推企業穩崗減負。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進企業”專項服務活動,實施“百千萬”職業技能提升工程,組織開展以“進社區、進鄉村、進高校、進園區”,“送政策、送技能、送資金、送服務”,“建平臺、建兩庫、建講堂、建示范點”為主要內容的“四進四送四建”活動,創新開展“敲門式”服務,及時把相關政策送上門、把服務送到位,點對點指導企業開展培訓。“今年以來,各類企業已申請以工代訓補貼5403萬元,惠及職工6.2萬人。”竇進科說。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通過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打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為打造“五個濟南”注入新動力,增添新動能。”竇進科說。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