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購買散裝白酒、酒瓶、瓶蓋和標簽,未經商標持有人許可,面向全國14省市生產銷售假冒白酒獲利;  一個是明知假酒還要購買,并利用自己在聊城東昌府區某商場經營的“禮品回收”店,轉手倒賣給他人謀取利益。2020年8月26日、8月29日,隨著兩位嫌疑人在聊城和江蘇的相繼落網,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主要領導親自督辦、專案組耗時三個多月偵辦的、涉案價值超500萬元的“8·25”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白酒案成功告破。  日前,兩位嫌疑人已被刑拘,并移交檢察機關起訴。

  群眾舉報:禮品回收店有人銷售“假酒” 

  12月4日,提及不久前告破的這起“假酒”案,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食藥環偵大隊負責人呂廣廷,還清晰地記得偵破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這起跨省生產銷售“假酒”案,可以從一個舉報開始說起。  今年8月25日,東昌府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有商家在轄區某禮品回收店銷售假冒知名品牌酒水。聞報,東昌府分局食藥環偵大隊立即組織警力展開調查,并很快確認,該案正是警方暗中摸排調查許久的案件,此時,剛好到了收網階段。  當日上午,辦案民警身著便衣假扮客戶,以買酒為名前往該禮品回收店現場偵查,發現店內僅存有兩箱疑似“假酒”。  為一次性繳獲涉案酒水,民警決定暫不打草驚蛇。8月26日,辦案民警一路跟蹤嫌疑人韓東(化名)至其家中,最終在地下儲藏室繳獲71箱尚未售出的“假酒”,價值11萬余元。  韓東歸案后供述,2018年12月份以來,他利用自己在東昌府區某商場經營的“禮品回收”店,將“假酒”銷售給劉某、郭某等人,非法獲利4萬元左右。  他同時供述稱,該批貨品系其從江蘇沭陽湯前(化名)處購進,因雙方僅通過微信視頻聊天的方式聯系,除了對方姓名之外,韓東未能為警方提供太多信息。  就這樣,辦案民警從當地數十個名為“湯前”的男子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嫌疑人,并將其照片打印出來讓韓東進行了確認。

  江蘇抓捕:年近六旬民警飛速沖向嫌疑人  

  2020年8月27日,韓東落網的第二天,“8·25”專案組民警動身去往江蘇沭陽,打算將湯前抓獲歸案。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們設想的那般順利。  因為湯前制售“假酒”的工廠并沒有進行工商登記,加上他的戶籍信息不全,辦案民警一時之間并沒有找到他的蹤跡。一直到8月28日晚9時,才跟蹤到對方家中。  考慮到現場情況復雜,民警打算次日再尋找時機進行抓捕。8月29日,在辦案民警一路跟隨湯前到當地一物流公司門口時,對方停留片刻后便準備掉頭離開。  此時,呂廣廷、李新海當機立斷決定對其實施抓捕。命令既出,李新海開車上前圍堵,而湯前則下意識地迅速倒車后退。  抓捕時機可能稍縱即逝。見此情況,呂廣廷和年近六旬、即將退休的民警徐學祿跳下車,飛速沖向嫌疑人駕駛車輛,隨即表明身份將其控制住,并未做任何停留,一路將嫌疑人押解回聊城。  這一路,5個多小時的路程,辦案民警滴水未進,于當晚10時許,順利返聊,并接著對嫌疑人進行了訊問。  至此,湯前交待了其自2018年12月份以來,其在江蘇省沭陽縣桑墟鎮租賃房屋,購進散裝白酒、酒瓶、瓶蓋和標簽等,未經商標持有人許可,生產假冒系列知名白酒,并面向全國14個省市銷售的事實。其中,犯罪嫌疑人湯前銷售給韓東14萬余元的假冒系列知名白酒。

  追查源頭:再赴江蘇端掉“假酒”制售窩點  

  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是食藥環違法犯罪的工作目標。也正是基于此,辦案民警又連續兩次趕赴江蘇沭陽,進一步查證相關證據和事實。  9月1日,專案組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一舉查獲湯前制售“假酒”的窩點,同時查獲100多箱尚未售出的“假酒”及犯罪工具若干。  緊接著,呂廣廷、李新海和相文東等專案組民警,循著當地一物流公司的發貨記錄及微信轉賬記錄等線索,確認湯前制售“假酒”并銷往山東、天津、北京等全國14省市的事實。同時,辦案民警表示,目前已有證據證實,該案的涉案價值已超500萬元。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東昌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并移交檢察機關起訴。  對此,呂廣廷介紹說,隨著科技進步,一些不法分子在食藥領域的作案手法升級,給打擊帶來難度,“就此案來說,該窩點經營時間長、生產數量大、銷售區域廣,從生產、銷售到物流發貨,可以說是‘一條龍’制假”。  據了解,在食藥違法犯罪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會形成一個利益鏈條,原材料采購、加工灌裝、包材貼標、對外銷售、物流運輸等環節涉及大量從業人員。  也正因為如此,查處食藥領域的違法犯罪涉及多個環節,“所以,打擊此類違法犯罪要將監管融入到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鏈條中,這需要多部門合力應對”,李新海如是說。    最后,東昌府分局食藥環偵大隊提醒市民注意,選購食品類產品時,一定要以保證質量為前提,不要輕信以“內部供應”等為噱頭進行低價傾銷的食品,以免影響身體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