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醫保局承擔醫療保險提標準、降費率和擴建醫保工作站兩項工作內容,目前均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截至8月底,全市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87.80萬人,同比增長2.3%。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提高38元、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并提高了高血壓、糖尿病用藥保障水平,居民門診大病醫療費醫保超額部分再報銷30%,已有3287人享受該政策。另擴建醫保工作站至200家。

居民醫保財政補貼標準提高30元
9月27日,青島市舉行人民群眾“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醫保專場活動。綜合考慮醫保基金收支和財政承受能力,青島市對2020年度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財政補助標準進行了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由人均360元提高至398元;居民醫保財政補貼標準提高了30元,由人均668元提高到698元,總籌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年1096元,財政補助標準和總籌資水平均為全省最高。
據了解,今年青島市參保人數穩定增長,基金運行總體平穩。截至8月底,全市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87.80萬人,同比增長2.3%。其中,職工醫保參保401.05萬人,同比增長5.5%;居民醫保參保486.74萬人,同比持平。全市職工醫保基金收入114.57億元,同比下降15.01%;支出111.44億元,同比降低5.18%。居民醫保基金收入27.19億元,同比下降5.24%;支出34.08億元,同比增長4.69%。

居民門診大病醫療費超額部分再報銷30%
與提高籌資標準同步,居民醫保待遇相應進行了調整,首先是提高居民門診大病報銷標準。青島市針對惡性腫瘤、尿毒癥透析等重疾以及高血壓合并癥、糖尿病合并癥等慢性疾病、常見疾病,實施了門診大病保障制度。目前,青島市已確定59種門診大病病種,根據疾病治療需求,確定了36種有限額病種和23種無限額病種。從1月1日起,參加居民醫保的門診大病患者簽約在社區醫療機構或一級醫院的,合規的門診大病醫療費,超過核定病種限額以上的部分,醫保再報銷30%,減輕居民門診大病患者就醫負擔。截止8月底,已有3287人享受門診大病再報銷政策,再報銷金額260余萬元,人均額外報銷近800元。
同時,提高了高血壓、糖尿病(以下簡稱“兩病”)用藥保障水平。一是將常用藥納入門診統籌保障范圍,不斷擴大用藥保障范圍,目前降血壓藥物有67種,降血糖藥物有43種;二是進一步提高報銷標準,居民門診統籌支付比例由40%提高至5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一檔繳費成年居民由720元提高到800元,二檔繳費成年居民、少年兒童由400元提高到600元,保障水平居全省首位。截止8月底,有31.5萬高血壓患者和14.4萬糖尿病患者享受“兩病”報銷,醫保分別報銷2156萬元和1415萬元。

擴建醫保工作站至200家
針對青島市醫保經辦服務主要集中在區、市兩級,街道、社區等基層服務能力薄弱、老年群體服務需求大的現狀,從2019年6月1日首批醫保工作站順利落地試運行,截至目前,全市先后設立了200家醫保工作站,提前完成全年目標。9項醫保窗口服務事項全部下沉,共辦理了約1.36萬筆醫保服務事項,為廣大參保人提供了切實的便利。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醫保系統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醫療機構留觀人員納入綜合保障范圍,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為全市定點醫院預撥醫保專項救治資金1.23億元,確保定點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預撥醫保資金6.84億元,支持醫藥企業復工復產;職工醫保繳費費率“三連降”,預計全年為全市企業減負約39.1億元;全面優化經辦服務流程,實行慢病患者長處方、醫保服務“不見面辦理”等等,為全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