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聞網訊 8月11日,市委書記張海波到榮成市現場辦公,實地督導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工作,要求全面落實海洋強市戰略,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做優傳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高端產業隆起帶。市委常委、秘書長侯世超參加活動。

為貫徹落實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我市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我市規劃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分北部、東部、南部三個區域打造,通過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生態,努力實現海洋經濟空間布局整體優化和高質量發展。其中,東部以威海海洋高技術產業園為核心,建設海洋生物產業引領區。目前該區域已啟動海水養殖“深藍行動”、海洋種業“倍增計劃”和遠洋漁業“百億工程”等,40個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產業集群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6億元,88個現代漁業項目啟動建設。


張海波深入好當家集團、山東鑫發控股等企業研發中心和生產車間,詳細了解海產品養殖、精深加工、市場開拓等情況,詢問企業經營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攻關,延長產業鏈條,以科技創新突破產業發展瓶頸,以誠信經營提升產品市場認可度,推動海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在有研稀土(榮成)有限公司,張海波認真了解項目的核心技術和市場應用,鼓勵企業牢牢掌握戰略資源話語權,加大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沙窩島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目前已基本完成中心漁港、交易市場、精深加工、綜合服務四大板塊建設。張海波來到基地內海洋生物高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實地查看項目規劃布局、建設進展,要求市、區兩級加大對基地的支持力度,抓緊成立工作專班、組建運營公司,整合區域養殖、生產、交易、文化、旅游等各方資源,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在威海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張海波詳細聽取園區建設情況介紹,要求立足海洋高科技產業定位,對外招引好項目,對內培育壯大存量企業,積極開展海洋智能化研究,加快形成項目集聚效應。在黃海漁業科技創新研究院,張海波實地查看了科研設備和人才團隊情況,要求地方和院所進一步密切溝通,用好本土海洋院校資源,壯大科研團隊力量,加快海洋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


每到一處,張海波都與企業、園區和院所負責人座談,聽取意見建議,探討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張海波指出,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是今年12項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內容之一,國際海洋科技城東部區域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基礎上,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培育高附加值的新項目、新產業,圍繞特色海洋資源,一個鏈條一個鏈條打造,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培植海洋經濟新亮點。要加大“科技興海”實施力度,強化企業創新平臺支撐,重視海洋科技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加強海洋高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密切與企業、園區的聯系,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方式方法,積極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當前疫情防控發生新變化,冷鏈物流和水產品進口、加工企業是防疫的重中之重。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按規范加強人和物的全面排查檢測,做實做細食品安全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威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