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經濟工作作為一場戰役,“雙招雙引”就是最為重要的“第一戰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赴北京、上海等地對接洽談,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加快集聚創新資源,高效推進項目落地……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的復雜形勢和愈來愈激烈的區域競爭,全市上下將“雙招雙引”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迅速行動起來,用決戰的姿態,必勝的信心,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方式、聚焦聚力,發起一波波“雙招雙引”的攻勢,
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的落戶,一批批優秀人才的引進。
上半年,全市新簽約項目102個、計劃總投資588.1億元,在建項目162個;全市實際利用內資188.7億元,同比增長7.9倍;實際使用外資1.2億美元,增長12.6倍。“雙招雙引”為東營帶來了新變量、新組合,也為東營未來發展提供了新可能,培植出新優勢。


上下聯動抓招引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將“雙招雙引”納入全市突出抓好的“四項重點工作”,成立了高規格的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全年67項重點工作、51個重點項目,召開“雙招雙引”工作推進會議,組建考核委員會,印發考核辦法、明確各級目標任務,建立重大項目頂格推進、市領導幫包等制度,每月調度通報、督導進度。這些有針對性的機制、措施,推動東營市“雙招雙引”工作不斷出現新亮點、掀起新高潮。

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洽談推進與華熙集團、光大集團、中海油、中國化工、齊魯交通、省港口集團等合作項目。成功舉辦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企峰會東營活動,簽約項目17個、簽約金額239億元;新加坡首化集團PTA等總投資117億元的9個外資項目參加全省集中簽約。
利津縣創新招商方式,通過線上招商、基金招商、運營商建園招商、飛地招商等方式,匯聚更多招商資源,吸引更多符合利津產業政策的項目落戶,上半年,利津縣新簽約項目44個,計劃總投資151億元。
墾利區突出解決“項目落得下、人才留得住”的問題,實行重大項目領導包靠制度,組建重大項目、主導產業推進專班,從項目洽談到落地開工,指定專人跟蹤服務。

5月29日,廣饒縣“雙招雙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廣饒?頤和國際數字大廈、善之農?國際農產品供應鏈(廣饒)中心等4個項目分別進行項目簽約。
……
“現在內資招引任務已超半,使用外資增勢迅猛,招引成效明顯。”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主任沈航介紹說,上半年,全市外出招商926批次,接待客商2311批次,其中二季度環比增長254.8%和285.8%。
產業鏈招商更精準
新一輪競速中,所有城市都意識到“產業鏈招商”的重要性。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吸引更多的關聯企業聚集,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成為一種新趨勢。上半年,東營市修訂“雙招雙引”考核辦法,建立“2+13+N”專業化招引服務體系,編制石化、石油裝備、新材料等6個產業鏈招商指南,篩選148家世界500強、央企國企和旗艦型目標企業開展精準招商。

利津縣由大招商到招大商,積極探索鏈式招商新理念。他們立足“一核一帶三區五園”生產力布局,聚焦八大主導產業,成立9個“雙招雙引”工作組,由粗放招商轉變為精細招商,圍繞利華益石化產業、碳材料產業和魯北鐵路物流園等梳理出6條產業鏈條,理清各產業集聚城市,依靠本地的資源和產業優勢,聚焦重點企業,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特色產業鏈。
新加坡首化集團PTA及下游產品項目拉長芳烴鏈條,萬華與聯合石化的合作完善乙烯鏈條,中國振華丙烷脫氫項目、科魯爾丙烯腈項目、啟恒PMMA項目延伸丙烯鏈條,中化集團收購市內烷基化企業做強碳四鏈條……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則遵循“上下游、可循環”和隔墻供應、就地消化的理念,聚焦芳烴、乙烯、丙烯、碳四四大方向,按照確定的招商圖譜,面向世界500強、國內化工巨頭和細分領域的單體冠軍開展產業鏈招商。
“我們把目光放在高端、有實力的企業上,做好每一個‘填空題’?!睎|營市一名負責招商引資工作的同志表示,掛起招商圖譜,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每一個項目的引進都是一場“攻堅戰”。受疫情防控影響,東營市將“互聯網+”招商作為疫情期間招商引資的“主戰場”“主陣地”,利用好電話、微信、視頻、郵件等渠道,持續加強線索搜集,密切進行聯絡溝通。充分利用“云招商”“云簽約”平臺,組織舉辦或參加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企峰會(東營)、“選擇山東”云平臺東營專場線上招商會、東營(南京)高端化工暨生物醫藥產業對接交流會、全省重點外商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等有影響力的“雙招雙引”活動15次。
筑巢引鳳人才來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區域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
為廣泛聯絡海內外東營人才,擴大全市人才智力資源儲備,服務全市“雙招雙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今年5月,東營市組織開展了“東營優才卡”服務在外東營英才特別行動,為海內外東營戶籍和生源地的高層次人才頒發“東營優才卡”,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交通出行、旅游服務等方面的綠色通道服務。經過材料審核和資格認定,16名東營高層次人才獲頒“東營優才卡”。
“上半年,東營市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27人,其中院士10人,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9人。新增國家眾創空間、院士工作站等省級以上人才平臺載體29個?!睋私?,東營市堅持以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以招才引智撐起高質量發展“人”字梯。今年以來,東營市加快高端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山東省高端石化創新創業共同體入選全省“1+30+N”創新創業體系;采取“四不像”模式,打造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首創“研究院+中試基地+產業園”產業協同發展模式,正在規劃建設總投資33億元的高性能氧化鋁等7個項目。
針對高層次人才短缺的實際,東營市積極搭建人才平臺,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積極招引專家團隊、高校學生、技能工人等東營所需要的人才。實施“優才專聘”行動,簡化招聘程序,創新面試方式,為部分學校、醫院招聘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目前已選聘47名高中階段教師和37名公衛醫師、檢驗技師。
政策留人,更要待遇留人,2020年上半年,東營市全面落實人才政策,聚焦“5+2+2”產業體系發展,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健全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制定了高層次人才服務“一件事”改革實施方案,著力提升高層次人才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力開展人才招引活動,舉辦第五屆東營學子家鄉行大型人才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1867人。
(東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