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尹明波

  7月的齊魯泰汶大地,萬物并秀,群芳斗艷。近日,山東省泰安市負責同志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各縣市區、功能區上半年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觀摩評議,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泰安各縣市區、功能區以激情飽滿、斗志高昂的精神狀態,紛紛推出硬核項目,迎接重點項目建設“年中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泰安市在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底線的前提下,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抓住投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不放松,體現了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堅韌和執著,做到了堅難中求奮進、困局中求變局。”泰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董世武坦言,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泰安市全力以赴推動老企業“發新芽”,加快新項目建設,真正做到了提振發展信心、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步。

  工業項目“要先行”

  泰安市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主任田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今年以來,各縣市區、功能區更加注重技改擴規增效,全力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擴規升級,實現了“老樹發新枝”,而且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產學研合作效果凸顯,新材料研發成果顯著,生物醫藥產業勢頭良好,觀摩的19個工業項目中,有11個通過技術創新站在了產業行業前沿,占比達到了58%。

  據田華介紹,此次泰安市“年中考”,包括泰山區智能化組合電器產品研發項目、岱岳區泰山玻纖水性新材料項目、新泰市補天環保型無氯氟聚氨酯保溫新材料項目以及徂汶景區大汶河流域泮河(天澤湖)人工濕地凈化工程改造提升建設項目、徂汶凈水廠工程等全市27個項目依次接受“檢閱”,“面對疫情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各縣市區、功能區頂住壓力、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抓項目推進、抓工業振興,從這次觀摩的項目可見一斑”。

  堅持“雙招雙引”不放松,是泰安市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的一大亮點。圍繞破解疫情防控形勢下招商引資“出不去”“進不來”的困境,泰安市積極推行線上招商、線上洽談、線上簽約,先后舉辦11次項目視頻對接會,對接了上海優勢資本、百川株式會社等20余個企業和項目。

  為保障“工業經濟先行”戰略順利實施,在實際工作中,泰安市一方面注重集群集聚發展,不少項目是以集群為方向建設的延鏈、補鏈、強鏈配套項目和載體平臺類項目;另一方面則更加注重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加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泰安港老湖作業區等重大工程項目進展順利,治水用水效能進一步提升,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文化旅游項目多點紛呈,發展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勁。

  項目服務“心貼心”

  為強化金融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保障作用,疫情防控期間泰安市舉行了“戰疫情、保發展,金融支持在行動”銀企視頻簽約和金融支持企業發展座談會,召開8次銀企對接會,引金融“活水”為企業“解渴”,政、銀、企團結一致、共克時艱。泰安市推行的“金融輔導員”制度,有效引導了信貸資源更多支持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與此同時,泰安市還堅持政策打包精準推送,全面梳理涉企政策204項,按照投資、科技、財稅、金融、資源等8大類進行打包,研究開發集政策發布、解讀、兌現、訴求等十個方面于一體的“泰安政企直通車”政策服務平臺,推動實現由“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的轉變。

  目前,泰安市市級財源建設基金累計向28家企業的32個項目投放資金62.8億元。6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2.2%,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7.5%,存貸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泰安市嚴把建設項目落地開工條件,對省市縣重點項目和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等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采取預支指標的方式予以保障。具體工作中,則統籌做好供地前期準備,做到合理組織、壓茬進行、縮短時限、提高效率,確保下達用地批復后盡快供地、開工建設,核補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同時,通過盤活存量和閑置低效用地等多種方式,破解用地難題。截至目前,全市重點項目供應土地329宗,較好滿足了各級新開工項目用地需求,實現用地計劃指標良性循環。

  “綠卡”制度育項目

  圍繞徹底解決項目單位圍著政府部門要手續、搶要素的問題,泰安市制定出臺了《重大投資項目“綠卡”制度實施辦法》,讓部門圍著項目轉、要素跟著“綠卡”走。特別是針對受產業政策、城鄉規劃、環保能耗等要素的制約,簽約項目無法落地、落地項目無法開工、建成項目無法投產問題的破解,建立超前服務機制,梳理匯總12項關鍵要素,形成《“綠卡”項目要素保障清單》,通過“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業務協同平臺,充分利用“線上評估+線下會商+現場勘查”等方式,在項目洽談、簽約環節,由主管部門對項目把脈問診,5個工作日內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夯實要素保障,為重大項目落地鋪路搭橋。

  為更好地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泰安市堅持優化環境“不停歇”。實行“5+2”重點任務推進機制,7位市級領導牽頭,掛圖作戰、標旗推進,去年確定的72項重點任務均取得較大突破,今年又篩選確定75項攻堅任務,并向社會公開作出承諾。同時,聚力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分門別類搞審批”,為各類項目量身定制審批流程,逐個事項進行制度創新,差別化審批實現精準化高效。

  “在觀摩活動中,各縣市區、功能區負責同志紛紛表示,將擊鼓再奮戰、整裝再出發,深入貫徹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動員大會精神,把項目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員抓發展、全力抓招商、全速抓項目。”董世武表示,這為推動促進泰安市重大項目建設奠定了基礎,泰安市各級各部門將大力弘揚泰山“挑山工”優秀品格,“挑擔不畏難、登山不畏險、坦途不歇腳、重壓不歇肩”,比實干、賽實績,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