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焦玉明是山東博興焦集村的五保戶,身體不好,連到鎮上領取資助金都很困難。現在,這事簡單了,網格員焦方國每次都會主動幫他領取;博興楊集村楊連芹的生產路被大水沖毀,眼看就要耽誤農時,村里的網格員馬俊鳳第一時間聯系村外的推土機和挖掘機,一上午就把生產路修好了。
在山東博興,有關網格員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自從有了網格員,我們啥也不擔心了,大事小事只要找到網格員,就會幫我們解決好。”“網格員”贏得了基層老百姓的好口碑。
2019年初以來,博興全面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綜治視聯網+雪亮工程”三位一體的“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以快速回應群眾訴求,解決群眾身邊難事。
博興縣委政法委四級調研員鄭楊林介紹,“全科大網格”是指把不同部門的網格合并為一張網,將人、地、事、物、組織等要素全部納入網格管理,一次性整合政法信訪、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民生服務等職能,統一歸屬“全科大網格”管理,形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社會治理機制。
截至目前,博興設置綜合網格632個、專屬網格92個,并統一進行編碼。全縣共配備專職網格員199人、兼職網格員535人,網格員集民情信息收集員、民生服務員、矛盾調解員、警務助理員等8項職責于一身。
博興龐家鎮為農業型鄉鎮,轄50個村,人口2.7萬,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選聘精準服務網格員50名,每村1名。網格員走進每一個農戶,四個月時間,共建設人戶檔案和村檔案9000份,搜集村民所思所盼所想1400條。
龐家鎮黨委書記高祥介紹,對1400條信息,召開黨委會逐條研究,全部按單向型、普惠型、需制定專門制度解決型研判辦理,將鎮工作人員全員編入工作隊、服務隊,下沉到村,一線解決農村問題。
龐家鎮欒王村是一個地域偏遠的村莊,一到農閑時,村里的婦女想找個工作掙點零花錢,苦于地處偏遠,都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網格員劉翠看到眼里,急到心里。經過多方打聽,她聯系了一個從事草柳編的老板,自己開車拉著三四個村民去老板家學活。學會之后,再去教村里的其他人。如今,欒王村從事草柳編手工活的人達到70多人,人均增收6000余元。
在新冠疫情面前,博興更是發揮“全科大網格”優勢,打贏了一場網格戰“疫”。
為防控疫情,博興發揮“全科大網格”全科整合、全域覆蓋優勢,實行網格防控聯動機制,同步落實出入登記、體溫測量、定時消毒等措施,建立起全方位、無縫隙的防控網絡。
同時,“網格化信息系統+綜治視聯網+‘雪亮’工程”三位一體科技運用,極大提升了疫情防控數據比對、工作部署、險情處置效率。基層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做到宣傳、排查、監測、報告到戶到人,累計巡查走訪15.2萬戶48.9萬人,流轉辦理網格事件6500余件,開展疫情防控宣傳20萬余人次,排查涉湖北重點人員1667人,為全縣保持“零疑似、零確診”貢獻了強大網格力量。
“主動發現、精準落實”是博興“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的精髓所在,博興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立山表示,“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完)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