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原標題:“最美高速”濟南段左線全線貫通,年底去泰安僅需半小時

  6月2日,記者在濟泰高速錦繡川大橋施工現場了解到,截至目前,濟泰高速濟南段投資完成92%,其中路基、隧道、橋涵工程已基本完成,機電、綠化、交安工程正同步有序推進,計劃2020年年內建成通車。

  錦繡川特大橋左幅箱梁即將架設完成

  濟南段將實現左線全線貫通

  目前錦繡川特大橋左幅僅剩余5片箱梁未架設,預計6月2日將完成全部架設任務,濟南段將實現左線全線貫通。

  錦繡川特大橋是濟泰高速最長橋梁,也是濟南段箱梁架設施工的最后一座橋梁,位于濟南市南部山區,處于小佛寺隧道和海螺峪隧道中間地段。橋梁設計采用左右線分離式橋身,左幅全長1788米、右幅全長1548米,橋寬16.5米。錦繡川特大橋左線貫通后,將為濟南段2020年年內建成通車提供堅實保障。

  “施工排頭兵”——柳埠隧道出口至柳埠東互通段,預計成為首個具備通車條件的標段。

  柳埠隧道出口至柳埠東互通段長約2.5公里,目前已全面進入瀝青中面層及上面層施工階段。作為濟南段施工的排頭兵,該標段施工進度快、質量標準高,預計將成為濟南段首段具備通車條件的標段。

  濟泰高速濟南段路面水穩層采用了“側向供料雙層連鋪連壓水穩整體成型施工工藝”,水穩雙機組同步大寬度快速連鋪連壓,初凝期內一次整體成型,形成整體板塊結構,有效提高路面抗壓、抗剪、抗彎、抗沖擊強度,具有可免灑水泥漿、省養生、縮短施工工期等優點。

  濟南到泰安僅需半小時

  濟泰高速是山東省高速公路規劃網的“縱六”并行線、濟南市“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的第十條射線,起點位于濟南市繞城高速公路與二環東路南延交叉處,終點位于泰安市徂徠鎮東北部,與泰新高速公路相銜接。

  其中濟南段全長24.6公里,途徑市中區興隆街道、南部山區錦繡川街道、柳埠鎮,設置長城嶺隧道與泰安段相接,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時。濟南段主線設隧道5座,主線橋梁20座,橋隧比高達約68%。

  濟泰高速建成后,濟南將再添一條南向快速通道,濟南到泰安開車僅需半個小時,進一步拉近濟南和泰安的距離,為濟南、泰安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濟泰高速將實現與濟南市二環東快速路、繞城高速實現互聯互通,對濟南市構建“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公路路網具有重要意義;濟泰高速沿線自然環境優美,旅游、文化資源豐富,被稱為山東“最美高速”,項目在沿線各區鎮均設置出口,為沿途的紅葉谷、金象山、水簾峽、柳埠國家森林公園、泰山、徂徠山等多個風景區提供便捷的交通條件。

  打造文化旅游公路

  強化特色設計

  濟泰高速沿線旅游、文化資源豐富,沿途經過紅葉谷、錦繡川、泰山、汶河等景區,擁有摩崖文化、佛文化、泰山文化、春秋文化、民俗旅游村等豐富的文化資源。項目設計時充分結合旅游、文化資源,致力將其打造成“最美高速公路”和“最有文化內涵”的文化旅游公路。

  濟泰高速全線橋梁、隧道眾多,隧道和互通設計時注重與文化片區結合,方便群眾出行。摩崖文化、佛文化區——澇坡隧道、小佛寺隧道、錦繡川互通;自然生態區——海螺峪隧道、柳埠隧道;春秋文化、齊文化區——長城嶺隧道;泰山文化區——北涯頭隧道、黃前互通、山口互通;徂徠文化區——邱家店互通、徂徠互通。除了設置近鄰的互通與隧道,濟泰高速項目還在各種文化片區沿線設置了收費站出口(濟南:市中區——興隆收費站,南部山區——錦繡川收費站、柳埠東收費站;泰安:泰山景區——泰山北收費站,岱岳區——泰山東收費站,泰山區——邱家店收費站,徂汶景區——徂徠北收費站),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條件。為實現對交通流的正確指引,濟泰高速沿線在通往4A級及以上景區路況較好道路的互通立交出口標志前1.5公里處設置了旅游景區預告標志,通過對標志形式、版面進行設計,實現了與相關等級道路旅游標志的銜接,充分宣傳周邊旅游資源,指引游客便捷通行。

  目前,海螺峪隧道右洞正在加緊有序開挖,預計6月下旬貫通,屆時濟泰高速濟南段將實現左、右全線貫通。

  為進一步優化完善省城南部交通路網,解決南部山區交通擁堵問題,除了計劃年內建成通車的濟泰高速,濟南市交通公路部門正在全力加快省道103旅游公路前期立項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打造全國一流旅游公路,促進我市旅游業與交通融合發展,為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