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冰柯
經過對秦嶺違建別墅的多年整治后,秦嶺的自然生態正在得到修復。
在山東省內,近期也有多處景區內的別墅項目遭到拆除。
4月19日下午,山東蒙陰縣桃墟鎮云蒙小鎮里藍天白云,本是這個小鎮尋常的一天。但平靜隨后被挖掘機作業聲音打斷,當天下午4點,云蒙小鎮瀛園內65棟建筑開始被拆除。
這一切源于4月17日的一紙公告。
公告稱,為恢復蒙山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生態功能和公共屬性,依法沒收拆除該風景名勝區規劃范圍內影響自然生態環境的建筑,拆除范圍是瀛園內65棟建筑,沒收拆除時間是4月18日-20日。
多位業主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這份公告出來前,政府、開發商對業主無任何告知,公告也沒有給業主們留下太多時間,他們須三天內搬離小區。
云蒙小鎮位于山東臨沂市蒙陰縣蒙山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入口三公里處,與入口隔著一條省道,由山東中孚嘉集團下屬企業山東沂蒙山水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根據沂蒙山水房地產公司官網,公司在2010年就開始在蒙山征地2086畝,2011年收購了樂士達的土地并開發云蒙小鎮瀛園。
沂蒙山水官網還顯示,2012年,云蒙小鎮項目被臨沂日報報業集團、臨沂城市房產協會等授予“2012臨沂最美別墅樓盤”。
雖為疊拼和雙拼兩種戶型,但小區里多是一棟六戶或者一棟三戶的形式,大多數業主已經拿到房產證。
拆遷65棟外,蒙陰自然規劃局還在4月18日下達一份沒收建筑物通知,即還有24棟樓因為“2018年底 ‘多規合一’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之一的,視為符合規劃,可以不予拆除,依法沒收,并移交蒙陰城投。
對于突然的拆遷和沒收,開發商對業主的解釋是:紅線以南的地2001年就是建設用地,后來大管委調規劃弄錯調成林地,至今誰也不知道,省里追查下來才發現,市縣都做工作也沒做下來,必須拆。

紅線以南的拆除
無法接受的業主們向蒙陰縣領導、國土資源局局長等官員反應情況,核心問題是,為何擁有合法產權證的房子依然要被拆。
蒙陰縣相關領導解釋,國家現在對風景名勝區管理非常嚴格,省和市兩家政府都要求嚴查。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還拿出秦嶺事件作為例證,向業主們表示政府拆違的決心。
拆遷時間緊迫,業主們在灰塵和鏟車的轟鳴聲中被迫離開。對于后續的補償標準, 業主們也不滿意。
公告顯示,補償方案是委托蒙陰城投依據評估價值實行貨幣補償。獎懲政策是,4月18日簽字的,按評估價值的5%進行獎勵,并于當日騰空的,另外獎勵1萬;4月19日簽約的,按按評估價值的2.5%進行獎勵,并于當日騰空的,另外獎勵5000元;4月29日簽約的騰空的不予獎勵;4月20日18:00后未簽約、騰空的,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拆除公告
多位業主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補償方案就是一樓、二樓和三樓的業主分別補償7300/平方米、6800/平方米、6300/平方米。簡裝房加30元/平方米的裝修費,精裝加60元/平方米的裝修費。
一些業主的補償合同顯示,花82萬元買的房子最終只拿到72.82萬元補償,另一戶77萬元的房子,補償款是74萬元。裝修費尤其讓業主不滿,有業主僅裝修費就花了三四十萬元,但補償只有幾萬元。
想要更多時間商談已來不及,為了順利使業主簽字并拆遷,業主們稱,政府工作人員給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人員做思想工作,具體是打電話到他們的單位讓領導做工作。小區甚至出現兒子拆遷父親房子的局面。
近期對景區范圍內的別墅項目拆遷行動,不僅僅只是山東臨沂市,在青島和濟南,同樣進行著相似的拆遷工作。
在云蒙小鎮之前,青島涵碧樓41棟建筑、濟南雪野湖517棟合法批建別墅也身陷被拆除的命運。
3月25日,青島市黃島區官方微博“黃島發布”對情況進行通報,稱新區涵碧樓項目規劃建設的45棟建筑,在建設過程中實施了海岸線施工、回填,對礁巖造成一定程度破壞。根據省、市有關單位研判,需對項目涉及破壞生態岸線的41棟建筑進行整治。
4月11日,濟南萊蕪雪野旅游區管委會宣告了雪野湖517棟建筑將被拆除的消息。
根據管委會通知,517棟建筑總計1032套,包括恒大金碧天下86套、高速綠苑120套、高速綠城378套、英倫小鎮29套、雪湖春風237套、維笙酒店別墅31套、白馬莊園5套、海逸山莊15套、萊鋼金鼎108套和普利集團23套,1032套房子均獲得合法審批手續。
一位雪野湖萊鋼金鼎左岸水都的業主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保護生態環境這個理由讓業主們無法信服。他們小區就是只拆別墅,有一些別墅建在多層居民樓中不在湖邊也要被拆除,但湖邊卻有一些多層建筑不用被拆除。
在拆遷前,萊鋼金鼎將未售完的房子以員工福利的形式做內購,員工只交付定金就可以。上述業主稱,很多中層干部都只交了定金,也有交付全款的。
但賠償方面,公司目前只給這些業主賠付本金和利息,不會按照賠付標準支付,有多余的錢會留給單位。單位領導目前已經與大多數員工談過,這些萊鋼的員工只能接受這樣的賠償方式。
根據業主介紹,左岸水都的賠償分為裸房價和裝修價。裸房價賠付標準在1.5萬元/平方米,但是去年買的業主都是以1.4萬/平方米、甚至以1.5萬/平方米的價格買到,而且還要交契稅、付利息,現在的賠償方案完全覆蓋不了成本。
而裝修賠償是以原裝修價格的60%賠償。有業主為了打造自己心愛的家園花了150萬左右裝修,但只賠了80萬。
一位綠城桃花源業主稱,他們2016年買房的業主大多以1.5萬/平方米的價格買下,便宜的也有1.4萬/平方米的,補償則以18500元/平方米的價格補償給業主。
這些賠償方案,是按照雪野旅游區管委會4月11日發布的針對別墅拆除的補償方案執行,對已竣工驗收并支付使用的建筑參照類似房地產市場評估價進行補償;對未竣工驗收、未支付使用的建筑,按照建筑工程的評估價進行補償,統一由山東贏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貨幣形式補償。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是濟南市萊蕪區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最終控股股東是萊蕪區政府。

雪野旅游區管委會發布的拆除公告
從青島涵碧樓、濟南雪野湖到蒙陰云蒙小鎮,山東正在“一刀切”的進行環境整治風暴,重心是拆除風景區紅線以內的別墅類項目,即便這些項目由當地政府以前親自批復了五證。
臨沂市宣傳部門稱,2016年,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八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的全部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依據是環保法。
這道紅線,是底線也是高壓線,不能越雷池一步。蒙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現在這些“五證齊全”的建筑逾越了生態保護紅線,拆除勢在必行。
臨沂宣傳還表示,云蒙小鎮這些項目大多打著康養或者旅游的名義進行申報與開發,但是項目開發后就變成了房產開發,雖然有證,但是與前期的申報審批不一致。就像西安的秦嶺別墅整治,侵犯生態紅線,建立在違法基礎上的項目,說是違建沒錯。
在雪野湖所在地,2004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復《萊蕪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年——2020年)》,將雪野鎮與茶業口鎮和大王莊鎮共同規劃為旅游型城鎮。
2007年,雪野旅游區管委會成立,當地政府大肆招商引資,引入了恒大、綠地、山東高速、山東煙草等公司。
2008年,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旅游規劃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萊蕪市雪野旅游區總體規劃(2007年——2020年)說明書》中,雪野旅游區整個區域分為雪野湖景區和房干景區兩大板塊,規劃了雪野北岸新鎮、雪野左岸水都、雪野東岸山地運動國際社區、藍灣水上娛樂中心及雪野南岸果園社區等內容。
2010年11月,雪野旅游區被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2017年山東省政府將雪野湖列為省級60個示范特色小鎮之一,定位為文化旅游、智慧健康小鎮,規劃打造全省旅游健康養生集聚地。
雪野湖這次的拆違,官方回復是《萊蕪市雪野新區旅游城鎮總體規劃》與省政府批復的《萊蕪雪野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不一致;10個項目中,有9個符合《萊蕪市雪野新區旅游城鎮總體規劃》,但未向省級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履行項目選址備案手續,在清查整治工作中,被列為“政府違規審批‘五證俱全’別墅”。
需要注意的是,山東不是近期對景區紅線內別墅項目進行沒收、拆除合法房產項目的唯一省份。
4月21日,河北淶水野三坡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也發布了一則拆違告知書,要求業主3日內清除個人物品。告知書甚至沒有談及補償方案,只表示督促指導企業制定補償方案。
據水岸三坡假日別墅項目一期40多位業主表示,他們已經在2010年拿到房產證,并已經在小區居住了將近十年。
但這些擁有合法產權的業主們得到的解釋與山東的業主們相似,當時合法,現在不符合旅游區規劃。
雖然官方解釋由于前后規劃沖突,現有地產項目違反了生態紅線,但已經繳稅、付了房款和利息,并拿到房產證的業主們,是否該為政府規劃調整和房地產商的開發買單,仍值得商榷。
曾看重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宣傳的綠水青山而來的業主們,現在又不得不因為綠水青山失去自己的房子。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