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改變了正常的生活,口罩成為每個人的必需品。有些企業在新建生產線,一些企業在轉產。2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山東登勝藥業有限公司實地探訪,它是萊蕪一家在疫情期間轉產的企業。

  日產約三萬只醫用口罩

  當天下午3點左右,記者在登勝藥業辦公樓4層見到了董事長高登勝。雖然戴著口罩,但還是依稀看得出高登勝有些疲倦。在與高登勝不長時間的交流中,他的電話一直在響,一直在做各種協調。據高登勝介紹,登勝藥業每天生產約3萬只醫用口罩。由于是新設備,員工第一次生產口罩,不太熟悉,開始生產效率不是很高。后來,通過各種渠道培訓以后,員工逐漸熟練起來,目前每天能夠穩定在3萬只左右。

  實際上,登勝藥業是一家集醫療器械和耗材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其間有過生產口罩的想法,但是考慮到微薄的效益,一直處在擱淺的狀態。

  急派業務員南下采購原料

  登勝藥業辦公室主任亓晨浩表示,疫情暴發以后,公司臨時調度5組業務人員,駕車到南方采購口罩原材料,回來大概就到了臘月二十九,設備調制好以后,公司隨即進行醫用口罩的生產,這時候大概是大年初一。

  在原材料采購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前期很多高速不讓外地人進入,還有一些供應商漲價。政府給了很大的幫助,目前提供了很多綠色通道,幫忙協調,使生產運行更加順利。

  登勝藥業有100多人,目前約50人可以正常上班。在產能增加、人員減少的狀況下,登勝藥業將其他生產線停止,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醫用口罩的生產,員工采用三班倒的方式,24小時不間斷。

  初三接到通知后,公司管理人員郝紅霞立即協調工人投入生產,基本全天守在車間里。家里有兩個孩子,大的10歲左右。“老公也復工了,做飯都顧不上,大的帶著小的,給小的做點飯。”郝紅霞早上六七點來到公司,晚上七八點才回去,工作時間比往常多出50%。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