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實施方案》發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和信息技術”五大產業發展,突出龍頭引領、載體支撐、生態賦能,力爭到2022年片區產業規模過萬億元。
會上,濟南市商務局副局長梁旭斌就濟南片區在促進投資和貿易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進行了回答。
他表示,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和信息技術”五大產業發展,突出龍頭引領、載體支撐、生態賦能,力爭到2022年片區產業規模過萬億元。為此濟南片區在投資領域和貿易領域將采取以下措施:
在投資領域,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鼓勵跨國公司建立地區總部和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營運中心。研究制定更有吸引力、競爭力的外商投資促進政策,建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快速維權處理機制。試點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雙向投資促進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境內外企業和個人“國際全能智慧服務站”。建立境外已上市公司“投資落地加速港”,推動境外上市企業快速落地、投資發展。
在貿易領域,積極申建章錦綜合保稅區,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創新監管服務模式,壓縮通關時間,探索出口退稅“即征即退”模式,在綜合保稅區內全面實施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積極開展飛機零部件循環再制造業務。支持片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打造外貿全球供應鏈整合基地。允許外資設立面向境外提供數字服務的合資企業,推動形成數字服務貿易集群。制定文物、文化藝術品存儲、展示與進出綜合保稅區通關監管辦法,建設文化藝術品存儲與展示場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夏侯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