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城市街道及農村鎮駐地都將建有功能齊備的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城市社區原有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社區原有的幸福院,轉型為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實行統一運營和管理,為轄區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社會化養老服務。志愿者現在提供的養老服務可存入時間銀行,老年時再兌換服務……1月14日上午,青島市民政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最近出臺的《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 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

1月14日上午,青島市民政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最近出臺的《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 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哲做了詳細介紹。《實施意見》提出了未來五年青島市深化養老服務改革、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總體要求、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將全面提升青島市養老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施意見》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正確處理好政府、社會、市場的關系,培育康養產業新動能、新業態。做大做強機構養老,逐步提升入住率;強化居家社區養老的基礎地位,做實社區平臺”。
提出了“到2024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便可及,機構養老服務更加專業,家庭照料能力明顯提升,政府政策支持下的市場化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基本形成,養老服務更加充分、均衡、優質”的目標,具體為:養老機構“增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轉型”,養老服務市場“增效”,養老服務監管“增能”。
《實施意見》在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提出6項新舉措:
進一步明確“轉型”升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在所有的城市街道及農村鎮駐地均建有功能齊備的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城市社區原有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社區原有的幸福院,轉型為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實行統一運營和管理,為轄區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社會化養老服務。
進一步明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運行模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施由區(市)民政部門或街道社區免費提供,由區(市)民政部門統一招標具備醫養結合能力的養老服務企業或組織運營,3-5年為一個運營周期,對具備基本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按等級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
進一步明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床位補貼。新創“家庭養老床位”概念,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與周邊社區的居家失能、失智以及部分失能老人簽約,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助餐送餐、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專業照護服務,享受“家庭養老床位”待遇,簽約家庭養老床位享受運營補貼及老人意外傷害責任險,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享受雇主責任險。
進一步明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法人登記。大力支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企業或組織規模化、連鎖化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按程序取得從事長期護理保險資格的,養老組織和醫療組織可以登記為一個法人。
進一步明確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記錄儲存服務時間,當年老需要時提取時間兌換服務。堅持公益性、互助性、激勵性、持續性原則,重點為空巢獨居老年人、銀行存有服務時間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積極探索學生社區志愿服務記學分等做法。
進一步明確建立養老護理員崗位綜合補貼制度。對與養老護理員簽訂用工合同、依法依規繳納社會保險的養老服務組織,政府給予崗位綜合補貼,補貼時間不超過三年。
王哲局長強調,養老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任務艱巨,意義重大,青島市民政局將加強對全市養老服務工作的督促指導,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發現解決《實施意見》貫徹落實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讓《實施意見》惠及更多老年人,不斷提升全市的養老服務質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