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說是屬地管理,讓找街道,可是街道又管不了,最終影響的是咱老百姓。”今年上半年,濟南市民朱先生想要反映自己遇到的問題,可反映了一圈也不知道誰能管得了。
屬地管理,原本是要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可不知從何時起,屬地管理成為一些部門甩鍋給基層的“神器”。而濟南市印發的《縣鄉“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則把責任分得明明白白,為基層減負,也為市民解難題。

原來處理噪音問題靠耳朵聽
現在有了專業部門幫忙
“以前覺得很難辦的事兒,現在簡單多了。”發出這樣感慨的,是濟南市市中區桿石橋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程先生。前不久,有市民反映經六路105號“文利快餐”、三箭瑞福苑三區超意興均有使用油煙機產生噪音擾民現象。“以往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我們街道上門去處理。由于沒有設備,也不專業,對于噪音擾民,只能靠耳朵聽。”
“靠耳朵聽,這不科學呀。”程先生說。所以這一次,辦事處依據《“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說明書施工圖》要求,填寫了街道“呼叫單”,通過區熱線辦平臺將“呼叫”的問題轉派給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聯動處置,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接到“呼叫”后快速響應,與街道執法中隊趕往現場進行聯合檢查,聯動解決轄區噪音擾民問題。
“我們只要一呼叫,部門就要響應,這在以前太難了。”程先生說,環保部門一直與街道配合較好,但是還有一些部門,街道請求聯合執法,往往是各種理由推脫。“由于層級不同,我們面對這種情況,也是無能為力。”
現在有了“鄉呼縣應、上下聯動”的機制,部門對于街道反映的問題需要即時相應處理。“現在還有鎮街對部門考核評價機制,這就給了鎮街一個抓手。”濟南市市中區委編辦副主任郭東梅表示。記者了解到,為了讓這一措施真正落實到位,濟南建立了鎮街對部門的考核評價機制,將依單履職、部門交辦事項和“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執行情況納入縣級職能部門綜合考核范圍,將鎮街對部門的評價結果,大幅提升到被考核部門績效權重的三分之一左右。
“截至現在,12個區縣平臺均已開始運轉,共辦理呼叫事項270件,其中不乏一批老大難問題。”濟南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解決看得見的管不著
管得著的看不見
積極響應處理的背后,要對權責有明確劃分。這是避免將責任一股腦退給基層的根本措施。
“長期以來,‘屬地管理’作為行政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旨在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在明確上下級、條塊間責任,推動共有工作落實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濟南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上級部門簡單以“屬地管理”名義把責任向下級部門層層轉移、搞“降格落實”“懸空落實”的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縣、鄉鎮(街道)協同聯動機制不順、不暢,存在‘部門管得著看不見、基層看得見管不著’的問題,是當前基層治理方面的一個突出短板。”上述負責人表示。
在縣級層面,一些管理和綜合整治工作,有關職能部門具有人才技術力量和處置問題經驗豐富等優勢,可以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但由于客觀條件所限,有時不能及時發現、查處違法行為,存在部門以“屬地管轄”為由把自己的任務“甩鍋”給基層的情況,造成基層不堪重負、疲于應付的情況。
而到了鎮街層面,具有處在基層工作一線、便于就地就近進行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問題線索的優勢,但由于沒有執法權或執法力量、經驗不足等原因,難以對違法行為進行及時有效處置。
“該部門承擔的,決不交給鎮街去承擔。”正因如此,濟南出臺了《縣鄉“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不要讓鎮街的干部既流汗又流淚,一方面要減輕基層負擔,一方面要激勵干部干事創業。”

奔著解決問題去
多個“老大難”有解了
與清單配套的,還有“部門交辦鎮街事項準入機制”。有了這項機制,一些確需交由鎮街辦理的臨時性、階段性職責,嚴格交辦程序,由區縣職能部門提前作出專項說明,并明確主體責任、配合責任、辦事流程、完成時限、保障措施等,書面征求鎮街意見,經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由區縣黨委政府批準后實施,“從根本上解決了區縣職能部門擅自將職責任務甩給鎮街的問題。”上述負責人表示。
困擾朱先生群租房問題,也在《清單》中有了解決方式。根據《清單》中的劃分,住建部門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住房租賃工作,建立協調機制,完善管理制度。綜合執法、公安部門負責則負責對違法行為查處。鎮街負責住房租賃網格化管理,加強對轄區內群租房的日常巡查,化解租賃矛盾糾紛,并將有關情況上報住建、綜合執法部門。“之前不管找哪個部門,都能拿出不同的理由把責任推給別的單位,現在終于知道該找誰了。”朱先生說。
“制定清單的目標就是盯著減負目標走,奔著解決問題去。”濟南市委編辦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制定清單的時候,濟南將法律依據充分、責任界定清晰、頻發多發的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處置等內容列入了清單。同時,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集中的群租房管理、托管班管理、物業管理、停車管理等熱點問題,逐一界定權責歸屬,為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奠定了基礎。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項工作,真正為老百姓解決問題,也讓基層有更多的精力,為老百姓服好務。”濟南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