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世界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大會在山東濟南開幕。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報告》,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業預計達到500家以上,實現全省16市全覆蓋。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汲斌昌介紹,山東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制定實施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導意見》和《山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推動人工智能與全省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共進。

  “具有山東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汲斌昌稱,省內以人工智能軟硬件、核心算法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人工智能企業共有12家,傳統產業+人工智能轉換升級的企業約有270余家。在細分領域上,智能機器人產業在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各子類別中占比最大,現有智能機器人制造及上下游相關企業120余家,2018年度總產值約200億元,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汲斌昌指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業預計達到500家以上,實現全省16市全覆蓋。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與“十強”產業融合發展更加緊密,成為全國一流乃至世界有重要影響的產業集群。

  據介紹,山東人工智能產業鏈布局已初具雛形,企業廣泛分布軟硬件支撐層、前沿算法技術、垂直應用等各個領域。

  與此同時,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前沿技術研究力度,已有7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機構,智能學科科研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18年9月,山東省成立了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和人才培養搭建了支撐平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成立了省級人工智能技術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重視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應用人工智能的社會生態正在齊魯大地加速形成。

  汲斌昌指出,為發揮人工智能在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過程中的“頭雁”效應,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省將進一步加大對人工智能扶持力度,完善政策體系,聚集核心人才。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鏈推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數據資源等公共基礎設施服務。未來,山東省將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優勢企業和創新資源聚集,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張阿鳳 于民星